湖南日報2月7日訊(記者 徐蓉)如何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幫助農民走上致富之路?寧鄉縣科技局引導農民種雙孢蘑菇致富就給予了新的模式。近日,記者在寧鄉鄉村采訪時獲悉:由于當地科技部門引導與扶持,雙孢蘑菇種植產業正成為新的農民增收項目,從去年10月到今年1月,該縣已實現收入1200余萬元,菇農戶均每畝實現純收入4000元,高于煙草、西瓜等常規經濟作物。長沙城市居民餐桌上的美味雙孢蘑菇,80%來自寧鄉農村,該蘑菇還銷售到港澳臺地區市民的餐桌上。
據了解,2003年啟動的寧鄉雙孢蘑菇項目,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運作。在這個產業化環節中,作為產業龍頭的企業“科盟公司”,主要負責引進、批量生產菌種,并提供給菇農;農戶則在公司派出的技術員指導下組建基地,從事生產,科技部門負責組織專家,為菇農提供種植前技術培訓、生產技術指導,為企業提供產品回收保鮮應市及深加工技術服務。僅兩年時間,“小蘑菇”產業在寧鄉越種越興旺,年種植規模從初期50畝擴大到2850畝;受益村民從30戶擴展到2650戶。菇農戶均每畝實現純收入4000元,高于煙草、西瓜等常規經濟作物。由于注重技術普及與推廣,目前,寧鄉雙孢蘑菇產量已從初期畝產2500公斤增長到3500至4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