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天津市北辰區雙口鎮下河頭村,走進花菇種植大棚,立刻被眼前層疊擺放的菌棒所吸引,負責技術工作的程師傅向記者介紹,這些菌棒里面培養料中裝的是木屑、麥麩、玉米粉、石膏粉和石灰。菌棒在高溫滅菌后才能接種,在菌棒上用接種打孔棒均勻地打出接種穴,打一個穴,接一孔菌種,隨后把菌棒要移至適溫、濕潤、避光的大棚中進行培菌管理。
雙口鎮下河頭村是遠近聞名的食用菌種植村。隨著自身種植技術的提高,在掌握了白靈菇、杏鮑菇兩項珍稀食用菌種植技術之后,下河頭村又成功培育出了素有“山珍”之稱的花菇品種。
由于剛剛經歷過充分補水,正值大量出菇期間,場面非常壯觀。實驗大棚里的花菇菌蓋完整,有茶杯口大小,表面有白色帶微黃的裂紋,形如菊花瓣,這是菇面凍傷后,經陽光照射又彌合而形成的。花菇的菌邊內卷,菌褶白細干凈,菌柄較短,看上去肉質肥厚,聞一聞香味濃郁。據技術人員介紹,花菇9月底就開始出菇,一直到明年3月份,采摘時間比較長,花菇種植期過去后也不影響其他菌類的種植,保證了大棚的持續產出,而且花菇單產經濟價值比其他食用菌高出兩到三倍。“一個大棚13000多菌棒,產值一年下來5、6萬塊錢,高點的6、7萬塊錢。”掂量著手中的花菇,郝廠長自信而滿意地笑了。
據工作人員介紹,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長而享譽海內外。花菇生產保持天然純凈特色,以其味香質純,冰肌玉潔而享譽菇壇,又因其外形美觀松脆可口而稱為席上佳珍。特別是反季節的保鮮菇,市場供不應求,前景看好。今年實驗種植的花菇喜獲豐收,具有更高生產效益、投資少、采菇期長、方便小戶農民管理等特點,花菇種植已成為讓廣大農戶普遍增收的新項目。
由于花菇種植需要的管理技術相比較白靈菇和杏鮑菇更簡單容易,管理也比較方便,非常適合普通農民種植。下河頭村將把花菇種植推廣到全村,手把手教村民生產管理花菇,實現農民多渠道增收致富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