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蘭巨鄉大巨村農戶們正忙著采摘黑木耳。“最近天氣干燥,噴水量要適當增加,還要多注意防范蟥蟲等……”農技人員正在為農戶講解黑木耳管護技術。
近年來,龍泉市積極開展建設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全市配備了20名食用菌產業農技員和40名基地輔導員,兩年來共舉辦培訓班100多期,受訓1萬多人次。三年來,爭取上級部門資金5000多萬元,同時,本級財政每年安排產業化發展資金100萬元、欠發達地區特別扶持項目資金200萬元。浙閩贛農特產品檢測中心開展的檢測項目達100多個。同時,依托國內外科研院校的設備、人才優勢,進行技術攻關,為食用菌出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截至目前,龍泉市已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40個,面積4800畝;建成菌棒集約化加工廠40個,年加工菌棒1億棒;基地集約化、標準化和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通過示范區的建設,市內所產食用菌出口量價齊升,龍泉食用菌在國內進一步確立并提升品牌地位,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促進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近年來,龍泉市積極開展建設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全市配備了20名食用菌產業農技員和40名基地輔導員,兩年來共舉辦培訓班100多期,受訓1萬多人次。三年來,爭取上級部門資金5000多萬元,同時,本級財政每年安排產業化發展資金100萬元、欠發達地區特別扶持項目資金200萬元。浙閩贛農特產品檢測中心開展的檢測項目達100多個。同時,依托國內外科研院校的設備、人才優勢,進行技術攻關,為食用菌出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截至目前,龍泉市已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40個,面積4800畝;建成菌棒集約化加工廠40個,年加工菌棒1億棒;基地集約化、標準化和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通過示范區的建設,市內所產食用菌出口量價齊升,龍泉食用菌在國內進一步確立并提升品牌地位,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促進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