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了解到,“西藏不同區域冬蟲夏草適生地科學考察與生態學研究”項目已在冬蟲夏草生長環境、群落生態學、蝠蛾屬昆蟲、分布與資源以及適生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據悉,該項目是由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計劃在三年內,對我區產蟲草縣進行了冬蟲夏草生長環境、群落生態學、蝠蛾屬昆蟲、分布與資源以及適生地等的調查研究。在國內首次總結出生長冬蟲夏草的6類環境,即森林、高山草甸等6個適合生長冬蟲夏草的環境,極大豐富了冬蟲夏草的群落學研究內容。
同時,該項目首次提出了西藏冬蟲夏草特殊的地理分布類型——區域分布,豐富了人們對冬蟲夏草分布的認識。發現了冬蟲夏草也能生長于植被發育不良的“衰弱型高山灌叢草甸”,全面總結了我區冬蟲夏草的水平分布與垂直分布情況,獲得了迄今西藏冬蟲夏草分布最為全面的資料,將對我區冬蟲夏草資源管理宏觀決策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