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是全國最早成立全市性食用菌行業協會的地市級單位之一。早在1986年,現任岳陽市食用菌協會會長,時任岳陽市華容縣供銷社食用菌服務站首任站長王光文同志就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成立市級食用菌行業組織,20多年來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在當初1986年成立時不到30名會員的市食用菌研究會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到2011年末,岳陽市食用菌協會會員發展到339名,連接全市食用菌專業戶11269戶。2004年以來,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借助致公黨岳陽市委參政議政和岳陽市供銷合作聯社服務三農經濟“兩個平臺”,做好積極向各級政府建言獻策,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和依靠供銷合作社農村服務網絡帶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兩篇文章”,實實在在發揮了市食用菌協會在食用菌產業發展過程中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為推進岳陽食用菌產業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 建言獻策,著力推動岳陽菌業
外地食用菌產業發展經驗和岳陽食用菌產業發展實踐都反復證明,要想壯大一個新型農業產業,必須努力爭取黨政領導的重視和職能部門的支持。為此,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始終把爭取領導重視和部門幫扶擺在發展岳陽菌業、興旺岳陽菌業的重要位置。
一是依托科研成果建言獻策。上世紀80年代中期現任岳陽市食用菌協會會長王光文同志還在華容縣供銷社蠶桑公司工作期間,就率先開始進行“蠶桑、食用菌綜合開發”專題研究,在取得了“利用桑枝、蠶糞種菇”,“利用蠶房冬春閑置期種菇”,“利用桑園空間生態環境種菇”等科研成果后,及時向縣領導匯報,向職能部門建言,促成華容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發展食用菌生產、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思路,當時縣財政就拿出30多萬元資金用于華容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優質菌種研發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時至今日,華容縣已發展成為湖南省食用菌生產基地縣,食用菌成為了華容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除此之外,20多年來,市食用菌協會還利用牽頭組織會員進行科學實驗所取得的20多項成果用于生產實踐。加速了岳陽食用菌產業不斷提質升級。這些成果也充分讓黨政部門領導和社會各界加深了對食用菌產業的認識,為產業的發展營造了優良環境。
二是依托提案議案建言獻策。因現任岳陽市食用菌菌協會王光文會長是中國致公黨黨員,所以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充分利用這一參政平臺,積極為食用菌產業發展奔走呼號,尋求支持。2004年以來以致公黨岳陽市委會和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的名義,多次在岳陽市“兩會”期間提交建議和提案,得到了市人民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食用菌產業開發。特別是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王光文會長向中國致公黨中央領導匯報“以服務食用菌產業發展為平臺,努力使服務三農成為(致公黨岳陽市委)社會服務工作重要抓手”和專題向現任中共岳陽市委書記,時任岳陽市人民政府市長黃蘭香同志專題呈報“關于請求加大我市食用菌產業發展扶持力度的請示”后,引起了岳陽市人民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2012年3月11日,岳陽市人民政府率先在湖南全省地市級層面出臺岳政辦[2012]7號 “關于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通知”,并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組長、市人民政府巡視員任顧問的“岳陽市人民政府食用菌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市食用菌協會和市農辦、市農業局、市供銷社、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市質檢局等10家單位同時被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食用菌產業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岳陽市人民政府食用菌產業開發領導小組下設的辦公室與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秘書處由市政府提供場所合署辦公。
三是依托新聞媒體建言獻策。新聞媒體是建言獻策的橋梁。為此,市食用菌協會十分注重通過新聞媒體來表達意愿、反映心聲,引導黨政部門對食用菌產業的關注。先后組織會員在各級相關刊物和媒體上發表文章50多篇,編輯出版專業書籍9部,其中有理論研討、有技術推廣、有典型推介、有疑難解答。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和持續不斷的呼吁,使許多黨政和職能部門的廣大機關干部和市民認識到食用菌是綠色、環保、保健的主要食物資源;認識到了食用菌產業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食用菌行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目前,市食用菌協會正在與新聞媒體籌劃“湘菌科技杯”食用菌種植能手評選活動,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爭取黨政領導重視食用菌產業發展。
二、 致力為民,全力服務岳陽菌業
岳陽市食用菌菌協會在組織自身會員積極投入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同時,以發展岳陽菌業,服務岳陽菌業為己任,大力引導菌業發展,全力服務廣大菇農。
一是組織菌業技術培訓。食用菌產業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為此,市食用菌協會在近五年先后與市農業局、市扶貧辦、市移民局、市蔬菜辦、市畜牧局、市職業技術學院、市廣播電視大學、市殘聯等多家單位合作開辦食用菌技術培訓班60多期,編印教材3萬余冊,免費培訓菇農5300多人次,為菇農解決關鍵技術難題200多個(次)。由于長年累月抓技術培訓,目前全市共有菌業專業技術人員2300多人,有食用菌專業戶近2萬戶。
二是創辦菌業技術刊物。把辦好菌業科普刊物、制定菌業技術標準作為促進岳陽菌業長盛不衰的重要工作來抓。市食用菌協會主辦的《岳陽菌業》,內容涵蓋了常規菌品栽培、新優菌種推介、菌品市場信息、生產技術解疑、菌品烹飪技巧等多個領域,有力的提高了刊物的實用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創刊至今,已出版印刷23期11萬多份,并做到了免費贈閱。此外,市食用菌協會還編寫了蘑菇、草菇、香菇、茶樹菇、姬菇、黑木耳等菌品的生產技術規程。
三是開展菌業技術交流。食用菌產業本來是個包容性很強、技術要求較高的產業。為了保證技術領先,市食用菌協會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定向聯系,在吸取國際國內先進食用菌生產技術的同時,先后組織開展食用菌生產實驗100多次,培育引進新優食用菌品種12個。同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多次邀請省內和福建、浙江、廣東、湖北等地的種植能手來岳陽講課授業。此外,還數十次組織市、縣相關部門、鄉村負責人、食用菌企業負責人和食用菌專業大戶赴廣東、福建、云南、河南、湖北、江蘇、北京等地參觀學習,不僅開闊了眼界視野,而且豐富了生產經驗,為岳陽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提供了技術支持。
三、 銳意進取,傾力壯大岳陽菌業
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從多年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實踐中認識到岳陽的食用菌生產要形成產業,創出品牌,根本出路在于實行規?;a、標準化種植和集約化經營。為此,市食用菌協會著力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領辦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根據外地考察的經驗,培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實現食用菌規模生產,是解決千家萬戶菇農與千變萬化市場內在矛盾的有效途徑。近三年,市食用菌協會領辦和投資參股成立了岳陽樓區梅溪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岳陽樓區湘菇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云溪區恒旺食用菌合作社、以及汨羅花紅、臨湘龍窖山等5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全市涉菌農民專業合作已發展到29家。
二是打造食用菌企業龍頭?;疖嚺艿每烊款^來帶。食用菌產業要實現健康快速發展,必須大力培育企業龍頭,產生輻射效應,帶動大面產業發展。2008年,市食用菌協會王光文會長聯絡部分會員想盡辦法,多方籌資創辦了岳陽湘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協會(合作組織)連農戶的模式發展食用菌產業。該公司經過股份制改造后的名稱是“湖南湘菌農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19日該公司(股權名稱:湘菌科技,股權代碼:843007)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中國食用菌行業第一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企業。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湖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彭海華,岳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郭正初,岳陽市食用菌協會會長、湘菌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光文等同時在天交所為“湘菌科技”掛牌上市敲鑼。同時該公司還是目前岳陽市規模最大的,集食用菌技術研發、標準化培養基生產、示范性菌菇種植、產品加工、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菌糠處理、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湘菌”“湘菇”“普圣堂”“湘菌科技”等中國注冊商標品牌,該公司開發的靈芝、茯苓、蟲草花、猴頭菇、花菇、竹蓀、茶樹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系列產品在香港、澳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備受親睞,該公司已成為真正領跑岳陽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龍頭。
三是強化食用菌協會自身建設。自中國食用菌協會成立以來,有關省、市、縣各級相繼成立了食用菌行業協會組織,近30年來,實踐證明:中國食用菌各級行業協會在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進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協調推動作用。岳陽市食用菌協會也不列外,岳陽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幾代領導人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市食用菌協會成立以來,始終把保持會員的先進代表性、重視協會的示范帶動性,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食用菌協會領導的自覺性放在首要位置。20多年來,市食用菌協會在自身建設上首先是把好會員入會關。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的會員必須是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方可申請入會,并已帶動2個以上食用菌專業戶,如會員一年半以上未從業,則勸其退會,保持了協會會員在行業內的先進性和代表性,其次是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幾代領導人和全體會員都有親自培育創立過食用菌生產基地、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食用菌企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2008年,岳陽市食用菌協會設計組織實施“岳陽市十鄉百村萬戶開發食用菌產業富民工程”。
截止2011年底,由于該項目實施帶動全市19個鄉,127個村,11269戶開發食用菌生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再就是岳陽市食用菌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自覺服從主管部門領導,積極參加中國食用菌協會、湖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的活動。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現任會長,湖南省食用菌協會兼職副會長王光文同志1993年就已成為中國食用菌協會會員,2000年當選為中國食用菌協會理事,2010年當選為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岳陽市食用菌協會自成立以來,多次受到中國食用菌協會、湖南省食用菌協會、湖南省人民政府、岳陽市人民政府等單位的表彰和獎勵,2011年又被評為岳陽市供銷合作聯社系統“優秀行業協會”。
一、 建言獻策,著力推動岳陽菌業
外地食用菌產業發展經驗和岳陽食用菌產業發展實踐都反復證明,要想壯大一個新型農業產業,必須努力爭取黨政領導的重視和職能部門的支持。為此,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始終把爭取領導重視和部門幫扶擺在發展岳陽菌業、興旺岳陽菌業的重要位置。
一是依托科研成果建言獻策。上世紀80年代中期現任岳陽市食用菌協會會長王光文同志還在華容縣供銷社蠶桑公司工作期間,就率先開始進行“蠶桑、食用菌綜合開發”專題研究,在取得了“利用桑枝、蠶糞種菇”,“利用蠶房冬春閑置期種菇”,“利用桑園空間生態環境種菇”等科研成果后,及時向縣領導匯報,向職能部門建言,促成華容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發展食用菌生產、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思路,當時縣財政就拿出30多萬元資金用于華容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優質菌種研發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時至今日,華容縣已發展成為湖南省食用菌生產基地縣,食用菌成為了華容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除此之外,20多年來,市食用菌協會還利用牽頭組織會員進行科學實驗所取得的20多項成果用于生產實踐。加速了岳陽食用菌產業不斷提質升級。這些成果也充分讓黨政部門領導和社會各界加深了對食用菌產業的認識,為產業的發展營造了優良環境。
二是依托提案議案建言獻策。因現任岳陽市食用菌菌協會王光文會長是中國致公黨黨員,所以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充分利用這一參政平臺,積極為食用菌產業發展奔走呼號,尋求支持。2004年以來以致公黨岳陽市委會和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的名義,多次在岳陽市“兩會”期間提交建議和提案,得到了市人民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食用菌產業開發。特別是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王光文會長向中國致公黨中央領導匯報“以服務食用菌產業發展為平臺,努力使服務三農成為(致公黨岳陽市委)社會服務工作重要抓手”和專題向現任中共岳陽市委書記,時任岳陽市人民政府市長黃蘭香同志專題呈報“關于請求加大我市食用菌產業發展扶持力度的請示”后,引起了岳陽市人民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2012年3月11日,岳陽市人民政府率先在湖南全省地市級層面出臺岳政辦[2012]7號 “關于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通知”,并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組長、市人民政府巡視員任顧問的“岳陽市人民政府食用菌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市食用菌協會和市農辦、市農業局、市供銷社、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市質檢局等10家單位同時被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食用菌產業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岳陽市人民政府食用菌產業開發領導小組下設的辦公室與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秘書處由市政府提供場所合署辦公。
三是依托新聞媒體建言獻策。新聞媒體是建言獻策的橋梁。為此,市食用菌協會十分注重通過新聞媒體來表達意愿、反映心聲,引導黨政部門對食用菌產業的關注。先后組織會員在各級相關刊物和媒體上發表文章50多篇,編輯出版專業書籍9部,其中有理論研討、有技術推廣、有典型推介、有疑難解答。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和持續不斷的呼吁,使許多黨政和職能部門的廣大機關干部和市民認識到食用菌是綠色、環保、保健的主要食物資源;認識到了食用菌產業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食用菌行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目前,市食用菌協會正在與新聞媒體籌劃“湘菌科技杯”食用菌種植能手評選活動,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爭取黨政領導重視食用菌產業發展。
二、 致力為民,全力服務岳陽菌業
岳陽市食用菌菌協會在組織自身會員積極投入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同時,以發展岳陽菌業,服務岳陽菌業為己任,大力引導菌業發展,全力服務廣大菇農。
一是組織菌業技術培訓。食用菌產業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為此,市食用菌協會在近五年先后與市農業局、市扶貧辦、市移民局、市蔬菜辦、市畜牧局、市職業技術學院、市廣播電視大學、市殘聯等多家單位合作開辦食用菌技術培訓班60多期,編印教材3萬余冊,免費培訓菇農5300多人次,為菇農解決關鍵技術難題200多個(次)。由于長年累月抓技術培訓,目前全市共有菌業專業技術人員2300多人,有食用菌專業戶近2萬戶。
二是創辦菌業技術刊物。把辦好菌業科普刊物、制定菌業技術標準作為促進岳陽菌業長盛不衰的重要工作來抓。市食用菌協會主辦的《岳陽菌業》,內容涵蓋了常規菌品栽培、新優菌種推介、菌品市場信息、生產技術解疑、菌品烹飪技巧等多個領域,有力的提高了刊物的實用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創刊至今,已出版印刷23期11萬多份,并做到了免費贈閱。此外,市食用菌協會還編寫了蘑菇、草菇、香菇、茶樹菇、姬菇、黑木耳等菌品的生產技術規程。
三是開展菌業技術交流。食用菌產業本來是個包容性很強、技術要求較高的產業。為了保證技術領先,市食用菌協會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定向聯系,在吸取國際國內先進食用菌生產技術的同時,先后組織開展食用菌生產實驗100多次,培育引進新優食用菌品種12個。同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多次邀請省內和福建、浙江、廣東、湖北等地的種植能手來岳陽講課授業。此外,還數十次組織市、縣相關部門、鄉村負責人、食用菌企業負責人和食用菌專業大戶赴廣東、福建、云南、河南、湖北、江蘇、北京等地參觀學習,不僅開闊了眼界視野,而且豐富了生產經驗,為岳陽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提供了技術支持。
三、 銳意進取,傾力壯大岳陽菌業
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從多年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實踐中認識到岳陽的食用菌生產要形成產業,創出品牌,根本出路在于實行規?;a、標準化種植和集約化經營。為此,市食用菌協會著力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領辦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根據外地考察的經驗,培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實現食用菌規模生產,是解決千家萬戶菇農與千變萬化市場內在矛盾的有效途徑。近三年,市食用菌協會領辦和投資參股成立了岳陽樓區梅溪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岳陽樓區湘菇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云溪區恒旺食用菌合作社、以及汨羅花紅、臨湘龍窖山等5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全市涉菌農民專業合作已發展到29家。
二是打造食用菌企業龍頭?;疖嚺艿每烊款^來帶。食用菌產業要實現健康快速發展,必須大力培育企業龍頭,產生輻射效應,帶動大面產業發展。2008年,市食用菌協會王光文會長聯絡部分會員想盡辦法,多方籌資創辦了岳陽湘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協會(合作組織)連農戶的模式發展食用菌產業。該公司經過股份制改造后的名稱是“湖南湘菌農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19日該公司(股權名稱:湘菌科技,股權代碼:843007)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中國食用菌行業第一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企業。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湖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彭海華,岳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郭正初,岳陽市食用菌協會會長、湘菌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光文等同時在天交所為“湘菌科技”掛牌上市敲鑼。同時該公司還是目前岳陽市規模最大的,集食用菌技術研發、標準化培養基生產、示范性菌菇種植、產品加工、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菌糠處理、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湘菌”“湘菇”“普圣堂”“湘菌科技”等中國注冊商標品牌,該公司開發的靈芝、茯苓、蟲草花、猴頭菇、花菇、竹蓀、茶樹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系列產品在香港、澳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備受親睞,該公司已成為真正領跑岳陽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龍頭。
三是強化食用菌協會自身建設。自中國食用菌協會成立以來,有關省、市、縣各級相繼成立了食用菌行業協會組織,近30年來,實踐證明:中國食用菌各級行業協會在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進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協調推動作用。岳陽市食用菌協會也不列外,岳陽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幾代領導人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市食用菌協會成立以來,始終把保持會員的先進代表性、重視協會的示范帶動性,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食用菌協會領導的自覺性放在首要位置。20多年來,市食用菌協會在自身建設上首先是把好會員入會關。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的會員必須是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方可申請入會,并已帶動2個以上食用菌專業戶,如會員一年半以上未從業,則勸其退會,保持了協會會員在行業內的先進性和代表性,其次是岳陽市食用菌協會幾代領導人和全體會員都有親自培育創立過食用菌生產基地、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食用菌企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2008年,岳陽市食用菌協會設計組織實施“岳陽市十鄉百村萬戶開發食用菌產業富民工程”。
截止2011年底,由于該項目實施帶動全市19個鄉,127個村,11269戶開發食用菌生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再就是岳陽市食用菌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自覺服從主管部門領導,積極參加中國食用菌協會、湖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的活動。岳陽市食用菌協會現任會長,湖南省食用菌協會兼職副會長王光文同志1993年就已成為中國食用菌協會會員,2000年當選為中國食用菌協會理事,2010年當選為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岳陽市食用菌協會自成立以來,多次受到中國食用菌協會、湖南省食用菌協會、湖南省人民政府、岳陽市人民政府等單位的表彰和獎勵,2011年又被評為岳陽市供銷合作聯社系統“優秀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