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屆蘑菇文化節在通州開幕
豐收的杏鮑菇種植區(內景)
首屆北京蘑菇文化節今天上午在北京通州開幕。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通州將開展觀光采摘、普及蘑菇知識、蘑菇產品展示,以及親子動漫夏令營、戶外生存拓展訓練營、蘑菇養生講壇等一系列主題活動。
記者在位于通州區永樂店鎮孔莊村的食用菌產業園里看到,這里共種植了包括香菇、雞腿菇、茶樹菇、長根菇、靈芝、杏鮑菇、毛木耳等在內的十幾種食用菌。據主辦方介紹,文化節期間,將為游客提供一定棚室,供大家采摘蘑菇,讓市民體驗休閑樂趣,并讓游客參觀食用菌培育過程。其中,毛木耳的采摘價格為2至3元一斤,豬肚菇、長根菇等則為15至20元一斤。
小蘑菇里的大文化——淺紅色的側耳
小蘑菇里的大文化——黃金側耳
小蘑菇里的大文化——雞腿菇
小蘑菇里的大文化——靈芝
姿態各異的蘑菇讓觀者興奮不已
特別讓人期待的是,9月1日至2日,文化節將開展親子動漫夏令營活動。邀請青少年動漫愛好者及其家人,進行蘑菇文化節動漫吉祥物征集、蘑菇主題動漫手工制作、蘑菇主題書畫創作及展覽、親子蘑菇采摘游戲、蘑菇動漫衍生產品展銷等,豐富青少年的暑期活動,打造動漫蘑菇形象,在游戲中增強家庭感情和人們對蘑菇的喜愛。
此外,文化節期間,還將開展戶外生存拓展訓練營活動,邀請旅游和戶外運動愛好者 、企業員工,進行戶外拓展游戲、戶外攝影作品展覽、野生蘑菇知識培訓、品味道識蘑菇競賽、蘑菇休閑食品展銷等。讓久居城市的人們,通過野外生存知識的學習和環境的體驗,激發人們良好的團隊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普及了食用菌知識。
據了解,通州區是京郊食用菌主產區之一,全年生產白靈菇、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6萬噸,產值7億元。全區有1500多名農民在食用菌生產企業就業,年平均收入2.5萬元。有3500多戶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戶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
2010年,通州區組織編制了《“十二五”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了永樂店食用菌產業發展核心區和馬駒橋鎮白靈菇工廠化生產集聚區。2011年,通州區制定了《關于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區、鎮財政用于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資金達到23430萬元,推動和保證了通州食用菌產業園等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