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雨季的到來,云南野生菌逐漸上市,野生菌中毒這一云南特色的食源性疾病也進入多發期。近日,云南省市多部門發出警示,提醒市民菌子雖美味,食用需當心?!对颇弦吧?a href="http://www.bmm66.com" target="_blank">食用菌》地方標準也通過立項檢查,將在野生菌種類、烹調等食用安全方面加以規范。
云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云南約有食用菌種類250種,占到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有“食用菌王國”之稱。而當前正值野生菌生長季節,云南各類野生菌集中上市,全省進入毒菌中毒的高發季節。該負責人提醒,不要隨意購買和采摘自己尚未食用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菌;在烹調加工時,盡量不要涼拌生食;食用野生菌時不宜飲酒,野生菌所含成分會與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發中毒。
日前,昆明市疾控中心也發布警示,市民應該謹慎選擇食用野生菌。食堂聚餐禁止加工食用野生菌,餐飲經營單位必須嚴格把握可食用野生菌采購關及加工方法,并留樣備查。
雖然每年衛生部門都會對此發出預警,但現實情況并不令人樂觀。家住梁源小區的市民王先生一家,日前因食用剛剛上市的“見手青”,導致全家人上吐下瀉住進醫院。醫生仔細詢問后判斷,可能是由于食用菌烹飪不當引發的輕微食物中毒。食用野生菌中毒,這并不少見。2003年,全省因誤采食野生毒菌引起70多起中毒事件,591人中毒,31人死亡;2010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已有101人食用野生菌中毒,40人死亡;去年一月至7月,全省4起野生菌中毒事件,共25人中毒,其中6人死亡。數據顯示,誤食有毒食用菌致死人數占食物中毒事件總數的50%以上,其死亡率居各類食物中毒事件之首。
為加大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的發生,針對云南野生菌食品安全,云南省衛生監督局組織專家制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目前,該標準已通過立項審查,將對牛肝菌、松露等野生食用菌的種類和市場進行規范。
昆明市疾控專家提醒市民,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食用野生菌后10分鐘到48小時內,出現頭昏、眼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早到附近醫院就診,并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最好不要向私人診所求救,以免貽誤搶救時機。
云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云南約有食用菌種類250種,占到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有“食用菌王國”之稱。而當前正值野生菌生長季節,云南各類野生菌集中上市,全省進入毒菌中毒的高發季節。該負責人提醒,不要隨意購買和采摘自己尚未食用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菌;在烹調加工時,盡量不要涼拌生食;食用野生菌時不宜飲酒,野生菌所含成分會與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發中毒。
日前,昆明市疾控中心也發布警示,市民應該謹慎選擇食用野生菌。食堂聚餐禁止加工食用野生菌,餐飲經營單位必須嚴格把握可食用野生菌采購關及加工方法,并留樣備查。
雖然每年衛生部門都會對此發出預警,但現實情況并不令人樂觀。家住梁源小區的市民王先生一家,日前因食用剛剛上市的“見手青”,導致全家人上吐下瀉住進醫院。醫生仔細詢問后判斷,可能是由于食用菌烹飪不當引發的輕微食物中毒。食用野生菌中毒,這并不少見。2003年,全省因誤采食野生毒菌引起70多起中毒事件,591人中毒,31人死亡;2010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已有101人食用野生菌中毒,40人死亡;去年一月至7月,全省4起野生菌中毒事件,共25人中毒,其中6人死亡。數據顯示,誤食有毒食用菌致死人數占食物中毒事件總數的50%以上,其死亡率居各類食物中毒事件之首。
為加大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的發生,針對云南野生菌食品安全,云南省衛生監督局組織專家制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目前,該標準已通過立項審查,將對牛肝菌、松露等野生食用菌的種類和市場進行規范。
昆明市疾控專家提醒市民,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食用野生菌后10分鐘到48小時內,出現頭昏、眼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早到附近醫院就診,并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最好不要向私人診所求救,以免貽誤搶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