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通江縣陳河鄉采取“上下爭、左右聯、行政引、生態研”的四種模式,以群眾增收致富為核心,大力發展銀耳產業,全力培育銀耳支柱經濟,引領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
陳河鄉充分利用地理環境資源優勢,積極爭取縣委、政府投入連片扶貧開發產業發展資金和中國工商銀行投入綠色扶貧資金,扶持建設標準化耳堂500個,實現銀耳接種15萬袋。同時引進裕德源生態公司、綿陽市企業家任維全等投資200萬元建設通江銀耳無公害生產基地,接種通江銀耳45萬公斤。
據了解,該鄉對發展椴木銀耳的戶,根據生產量和規范化種植程度,實行先申請、再評議資格、后驗收兌現項目補助的競爭制度。同時每名鄉干部聯系幫扶3至5戶銀耳生產戶。截至目前,已有接種15000公斤耳木以上大戶340戶,接種50000公斤耳木以上大戶9戶。組建霧露溪銀耳專業合作社和陳河銀耳專業合作社,培養銀耳銷售經紀人12個,其中網絡經紀人2家。
目前,陳河鄉通過這四種模式,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村民們紛紛建立了產業基地,受益農戶達1100余戶。
陳河鄉充分利用地理環境資源優勢,積極爭取縣委、政府投入連片扶貧開發產業發展資金和中國工商銀行投入綠色扶貧資金,扶持建設標準化耳堂500個,實現銀耳接種15萬袋。同時引進裕德源生態公司、綿陽市企業家任維全等投資200萬元建設通江銀耳無公害生產基地,接種通江銀耳45萬公斤。
據了解,該鄉對發展椴木銀耳的戶,根據生產量和規范化種植程度,實行先申請、再評議資格、后驗收兌現項目補助的競爭制度。同時每名鄉干部聯系幫扶3至5戶銀耳生產戶。截至目前,已有接種15000公斤耳木以上大戶340戶,接種50000公斤耳木以上大戶9戶。組建霧露溪銀耳專業合作社和陳河銀耳專業合作社,培養銀耳銷售經紀人12個,其中網絡經紀人2家。
目前,陳河鄉通過這四種模式,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村民們紛紛建立了產業基地,受益農戶達1100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