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菇農正在將古田銀耳運到市場上出售。如今,古田銀耳的銷售市場正從實體市場拓展到網絡。(資料圖)
食用菌商品網頁(資料圖)
“古田銀耳特價一包只要9元,十包包郵”;“我公司占地規模百畝,食用菌研發生產一條龍,食用菌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現在只要你打開電腦,點擊各類網絡交易平臺(如淘寶網),輸入“古田銀耳”四個關鍵字搜索,就會查詢到各類交易網頁上登載著大量上述廣告詞。那么,古田食用菌網絡交易這個新生市場目前存在怎樣的利潤空間和市場規模?行業內存在怎樣的問題?未來將如何發展?筆者帶您走進這個市場探一探。
現狀>>> 網絡經營戶不斷增多 年交易額已達5千萬
古田縣潤康食品有限公司,可謂是前幾年從實體食用菌批發市場轉型到網絡交易市場的“吃螃蟹者”之一。該公司代表包建平向筆者講述:“我們公司從2008年開始嘗試走進網絡交易平臺,當時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態,想開拓一個新的客戶來源,沒想到居然做成了古田縣前幾名的網絡商行。對于網絡交易市場的發展潛力我們將寄予厚望。”
而像“潤康食品”這樣進入網絡交易市場的古田食用菌經營戶,近幾年正在不斷增多。古田縣工商局的一份摸底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該縣進行網絡交易的有76戶,已辦理營業執照登記的59戶,其中企業34戶,注冊地址集中在古田城區,經營的主打商品是食用菌產品,還有經過初加工的其他本地土特產干貨,月營業額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這些網絡訂單主要通過申通、中通、順豐、郵政等物流公司銷往全國各地。
另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古田縣食用菌項目的網絡平均年交易額在5千萬元左右,市場規模已經基本成型。
探路>>> 建協會防止價格戰 政府提供政策扶持
有業內人士認為,要實現食用菌網絡交易行業大步走、跨越前進,關鍵是要組建食用菌網絡行業協會,依托政府部門,通過協會來協助舉報打擊行業非法經營行為,協商各網商之間的價格,防止價格戰。而網絡經營者自身更要提升素質,以誠信求發展。
古田縣金唐食品有限公司的江書響認為,目前市場內出現了大量前期資金不足的小企業,處于創業或者資金累積的階段,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絡服務的質量。他希望,政府能提供政策扶持,比如,金融單位能提供小額低息貸款,工商部門能規范起這個行業的無序競爭,地稅部門考慮降低營業稅來扶持中小企業進軍網絡,使古田食用菌在網上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據悉,近期古田縣工商部門已著手對本縣食用菌網絡經營行為進行整頓規范。4月25日,該部門曾召集了全縣50多位常年從事食用菌網絡經營的商戶,召開了一場網絡規范經營指導會,向與會代表通報了行業內存在的不規范經營問題,并要求5月11日前各商戶就當前不規范問題進行整改。期間,工商部門將提供“綠色服務通道”,引導企業主進行登記、備案、商標注冊使用、廣告宣傳、包裝標簽規范的整改。5月14日后工商部門將對執證照經營、電子圖標備案、建立健全網絡巡查制度、規范商標使用、規范廣告宣傳等五個方面開展案件查處和責令整改。
問題>>> 經營行為不規范 無序競爭損聲譽
古田縣城東工商所長陳文表示,目前食用菌網絡市場存在幾個問題:一是大部分經營者未按《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在推介網頁上公開營業執照信息或電子鏈接標識;二是廣告宣傳不規范,在企業形象、經營規模宣傳中存在夸大宣傳行為,甚至出現一家公司才注冊不到6年,卻標稱己有50多年出口歷史的現象,同時,大量使用“最高級語言”,如最優勢產品、全國銷量第一等;三是商標使用不規范,部分公司未經古田縣食用菌產業局授權,擅自使用“古田銀耳”這個馳名地理商標等,并且存在未經認證,擅自冒用認證標識等。
淘寶商行的一家菌類網商負責人吳麗清則認為,目前菌類網商這個行業發展出現了瓶頸。她告訴筆者:“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加入,古田食用菌的品牌產品古田銀耳出現了惡性價格戰,從最初的60元一斤網上報價打到了現在9元一包的價格底線,我們的價格優勢已淡然無存。另一方面,少數商家的不誠信經營,以次充好,也使古田出去的食用菌商品整體質量在網絡上的表現不佳,特別是淘寶網上的古田食用菌產品已經快被踢出誠信商品的隊列了。”
這一兩年剛剛進入網絡市場的古田縣金唐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江書響也反映,目前這個行業的利潤率在下降,眾多小企業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