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膠南市大村鎮,立在路旁的“中國食用菌之鄉”大牌子后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楊樹林,一個個黑色的蘑菇大棚掩映在樹林中,與枝頭剛綻出的嫩綠樹葉形成鮮明對比。
“樹蔭給蘑菇擋光,蘑菇給樹施肥,樹林里也有雙贏!”大村鎮食用菌工作辦公室負責人丁建磊介紹,膠南市大村鎮因盛產食用菌聞名遠近,近年來,該鎮充分利用林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以香菇、黑木耳為主導的食用菌產業,截至目前,全鎮已有60多個村6000多農戶參與食用菌種植,種植品種18個,食用菌總量5000多萬棒。
“"大村香菇"和"大村黑木耳"于去年8月通過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成為受保護的地方特色農產品和山東省食用菌行業十大主產基地鎮。”丁建磊介紹。目前膠南大村鎮出產的香菇、金針菇、木耳等食用菌已源源不斷進入青島各大農貿市場,僅香菇的供應量就占據青島市場份額的80%以上。
“1畝食用菌能脫貧,3畝食用菌能致富,10畝食用菌蓋起小洋樓。”從膠南市大村鎮農民為種植食用菌編的順口溜中,也不難看出大村農民種植食用菌的熱情。“協會統一供種,統一指導,統一銷售,這一畝地能收1000斤木耳,純收入11000多元。”在中村的一片樹林里,正在林下忙著往棚里運菌棒的村民老王喜滋滋地算起了經濟賬。
“我們嚴格按照綠色、有機食品標準要求組織進行生產,專門制定了全鎮食用菌"六統一"生產操作規程,指導食用菌種植戶更好地發展食用菌產業。”丁建磊說,大村鎮在推廣標準化生產的同時,先后注冊了“漢之林”、“藏馬山”、“大村”等食用菌商標。2011年,“大村香菇”和“大村黑木耳”還通過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成為受保護的地方特色農產品。“我們示范園今年又擴建了100多畝,按照1畝地產1萬棒計算,產量約1000斤。每斤黑木耳批發價為30元,1畝地可以賣到3萬元,長成的黑木耳除了批發零售,還可以進行包裝加工,包裝后每斤能賣到50元左右。”丁建磊說。
為了帶動更多農民種植食用菌,鎮政府還建起了占地600畝的大村黑木耳精品示范園,一期建設200余畝,總投資額700余萬元,目前已投資100余萬元。“項目集育種、制棒、林地生產于一體,采取“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農戶可從公司購買發酵好的菌棒,直接在自家地里生產,解決了農民關于技術問題的后顧之憂,豐收之后,示范園還負責回收木耳成品,幫助農民打開銷路。”大村鎮副鎮長豐常青告訴記者。
“為更好地組織和引導農戶發展,先后成立了藏馬山等7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豐常青介紹,“對新發展成方連片食用菌50畝以上的,每畝享受1萬元貸款額度的貼息,貼息率90%,貼息一年。今年還增加香菇補貼,每棒0.1元。”據了解,2007年至2010年四年間,大村鎮每年用于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貼息貸款額都超過1000多萬元,全鎮食用菌產品經紀人達到100多個,“社員們除了種植收入外還能得到工資收入及分紅。”
據了解,目前膠南市正在推廣“林地+露天+設施”等多種生產模式,突破發展林地食用菌,計劃建成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新品種示范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打造全省一流品牌,到2014年食用菌生產規模發展到3萬畝。而大村鎮抓住機遇,依托青島市食用菌工作站、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目前建成了占地100畝的青島市食用菌新品種研發及轉化示范基地,并新上一條日設計生產菌棒2萬棒的食用菌菌包生產線。
“樹蔭給蘑菇擋光,蘑菇給樹施肥,樹林里也有雙贏!”大村鎮食用菌工作辦公室負責人丁建磊介紹,膠南市大村鎮因盛產食用菌聞名遠近,近年來,該鎮充分利用林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以香菇、黑木耳為主導的食用菌產業,截至目前,全鎮已有60多個村6000多農戶參與食用菌種植,種植品種18個,食用菌總量5000多萬棒。
“"大村香菇"和"大村黑木耳"于去年8月通過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成為受保護的地方特色農產品和山東省食用菌行業十大主產基地鎮。”丁建磊介紹。目前膠南大村鎮出產的香菇、金針菇、木耳等食用菌已源源不斷進入青島各大農貿市場,僅香菇的供應量就占據青島市場份額的80%以上。
“1畝食用菌能脫貧,3畝食用菌能致富,10畝食用菌蓋起小洋樓。”從膠南市大村鎮農民為種植食用菌編的順口溜中,也不難看出大村農民種植食用菌的熱情。“協會統一供種,統一指導,統一銷售,這一畝地能收1000斤木耳,純收入11000多元。”在中村的一片樹林里,正在林下忙著往棚里運菌棒的村民老王喜滋滋地算起了經濟賬。
“我們嚴格按照綠色、有機食品標準要求組織進行生產,專門制定了全鎮食用菌"六統一"生產操作規程,指導食用菌種植戶更好地發展食用菌產業。”丁建磊說,大村鎮在推廣標準化生產的同時,先后注冊了“漢之林”、“藏馬山”、“大村”等食用菌商標。2011年,“大村香菇”和“大村黑木耳”還通過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成為受保護的地方特色農產品。“我們示范園今年又擴建了100多畝,按照1畝地產1萬棒計算,產量約1000斤。每斤黑木耳批發價為30元,1畝地可以賣到3萬元,長成的黑木耳除了批發零售,還可以進行包裝加工,包裝后每斤能賣到50元左右。”丁建磊說。
為了帶動更多農民種植食用菌,鎮政府還建起了占地600畝的大村黑木耳精品示范園,一期建設200余畝,總投資額700余萬元,目前已投資100余萬元。“項目集育種、制棒、林地生產于一體,采取“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農戶可從公司購買發酵好的菌棒,直接在自家地里生產,解決了農民關于技術問題的后顧之憂,豐收之后,示范園還負責回收木耳成品,幫助農民打開銷路。”大村鎮副鎮長豐常青告訴記者。
“為更好地組織和引導農戶發展,先后成立了藏馬山等7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豐常青介紹,“對新發展成方連片食用菌50畝以上的,每畝享受1萬元貸款額度的貼息,貼息率90%,貼息一年。今年還增加香菇補貼,每棒0.1元。”據了解,2007年至2010年四年間,大村鎮每年用于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貼息貸款額都超過1000多萬元,全鎮食用菌產品經紀人達到100多個,“社員們除了種植收入外還能得到工資收入及分紅。”
據了解,目前膠南市正在推廣“林地+露天+設施”等多種生產模式,突破發展林地食用菌,計劃建成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新品種示范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打造全省一流品牌,到2014年食用菌生產規模發展到3萬畝。而大村鎮抓住機遇,依托青島市食用菌工作站、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目前建成了占地100畝的青島市食用菌新品種研發及轉化示范基地,并新上一條日設計生產菌棒2萬棒的食用菌菌包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