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前最忙碌的時候,易菇網從鞍山政府網上了解到岫巖牧牛鎮南馬峪村的村民們卻正在忙著燒炭。
據了解,村民們使用的是由沈陽農業大學研究人員研發的移動式簡易炭化爐,原料是廢棄的菌棒。通過簡單的操作,廢菌棒就可變為生物炭,經過加工后可作為肥料還田。
岫巖是農業大縣也是食用菌生產大縣,去年的食用菌接種量為6億袋,今年則將達到8億袋。食用菌的生產量大,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每年食用菌生產所產生的秸稈廢料、廢棄菌棒、菌渣的量也非常大。這些廢棄物堆,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會因為滋生雜菌,對農業生產產生不利影響。
為化解相關問題,沈陽農業大學科研人員研發了移動式簡易炭化爐,并得到應用。炭化爐可以移動安裝,爐子架在田間地頭,秸稈、廢菌棒、稻草等可以就地炭化。據介紹,秸稈在炭化爐燒成的是一種生物炭,保留了秸稈里氮磷鉀等營養成分,可以以每噸千元的價格出售給化肥企業,制成炭基肥料,解決耕地質量下降的問題,形成農業的良性循環。
據了解,村民們使用的是由沈陽農業大學研究人員研發的移動式簡易炭化爐,原料是廢棄的菌棒。通過簡單的操作,廢菌棒就可變為生物炭,經過加工后可作為肥料還田。
岫巖是農業大縣也是食用菌生產大縣,去年的食用菌接種量為6億袋,今年則將達到8億袋。食用菌的生產量大,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每年食用菌生產所產生的秸稈廢料、廢棄菌棒、菌渣的量也非常大。這些廢棄物堆,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會因為滋生雜菌,對農業生產產生不利影響。
為化解相關問題,沈陽農業大學科研人員研發了移動式簡易炭化爐,并得到應用。炭化爐可以移動安裝,爐子架在田間地頭,秸稈、廢菌棒、稻草等可以就地炭化。據介紹,秸稈在炭化爐燒成的是一種生物炭,保留了秸稈里氮磷鉀等營養成分,可以以每噸千元的價格出售給化肥企業,制成炭基肥料,解決耕地質量下降的問題,形成農業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