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網11月3日訊(王弘強 李建)濟陽鎮雖是濟陽縣城駐地鎮,但由于經濟基礎薄弱,自然條件差,農民人均收入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鎮黨委、政府引導農民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和奶牛養殖業,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題,通過扶植一批特色村讓農民早日過上好日子。
優化產業結構,挖掘農業潛力。結合當地實際,全鎮在現有2000個食用菌大棚的基礎上,逐步建成以八里、盧家、吳寨、杜家等貧困村為中心的食用菌大棚基地。鎮政府同山東嘉元食用菌有限公司積極磋商,把食用菌產業發展推向訂單銷售,幫助3000余戶菇農與嘉元公司簽訂協議,使食用菌生產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新模式。在養殖業上,以建設高標準奶牛養殖小區和扶持奶牛養殖大戶為突破口,帶動貧困村、貧困戶從事奶牛養殖業。在現有3個養殖小區、奶牛存欄總量1000頭的基礎上,該鎮通過實施貧困村扶貧項目開發,力爭今年新增奶牛600頭,并計劃引進乳制品加工項目,靠龍頭鼓勁,培育養殖畜牧業快速穩定發展。
依托二三產業,搞好專業村建設。該鎮實施了骨干膨脹戰略,重點抓好山東嘉元食用菌、黎明塑窗、盛元油廠、盛元紡織、天元順人造板等8個投資過千萬的骨干企業建設,培育濟陽鎮重要稅源。在方正私營園現有15萬平方米的基礎上,新增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引進民營業戶20家,總量達到100家,實現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利稅800萬元的目標。同時,該鎮本著“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和“抓大帶小,促優扶強”的思路,發展特色經濟,重點以茍王家具、南陳勞保用品和草苫加工,韓家、榆梁、窯頭等村的建筑業等特色產業為主,引導農民冬閑變冬忙,為早日脫貧致富打造廣闊空間。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鎮扶貧工作出現了新局面,農民脫貧致富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全鎮9個經濟發展落后村已發展起主導種植或養殖項目,7個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正在逐步成為專業村。同時,全鎮清挖溝渠42條,修建橋、涵、閘百余座,鋪設道路30條,道路總長達到54公里,貧困村“臟、亂、差”的現象明顯改觀。而通過開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跨世紀青年農民教育培訓、科技下鄉等工作,全鎮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村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