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家住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永安鎮西順村的左崇香高考落榜,在縣里一家商場當服務員。1989年,她辭去工作,回家開始種植北芪菇。因為之前沒種過,一開始左崇香不敢多種,就在自家的小房子里試種了不到200平方米。1年下來一算賬,左崇香吃了一驚,“刨去各種費用,純掙3000多塊,是當時縣里機關干部工資的3倍。” 試種的成功 ,給了左崇香極大的自信心,她開始擴大種植規模。
目前,50歲的左崇香種北芪菇20年,并且申請了5項相關專利產品技術。20年如一日堅持自己的“事業”,并且擁有5項國家專利產品技術,這在我市農村婦女中實屬鳳毛麟角。左崇香是怎樣的一個人?帶著好奇,記者來到了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東坊城鄉郝家寨村,走近左崇香的恒山北芪菇專業合作社蘑菇生產基地。
走進基地,眼前的景象令記者驚喜,占地十幾畝的蘑菇基地,一簇簇長勢旺盛的北芪菇生機盎然,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十幾個工人各自忙著手里的活兒:有的在粉碎玉米芯,有的在粉碎黃芪下腳料,還有的將培育北芪菇“土壤”裝袋,盡管春寒料峭,但這里卻備感暖意。
“現在屬于忙季還是閑季?”記者問正在培養菌種的左崇香。“現在不算忙,是育種階段,六七月份就開始忙了。”左崇香告訴記者。
2007年,左崇香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并與多個省內外科技實業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引進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保證產品的不斷更新和有序流通。在生產工藝上取得了以黃芪邊角料為基本原料的無接種箱接種操作、菌墻復式立袋出菇等重大技術,產品獲得了5項國家專利,并注冊了恒王府、北芪菇、渾源北芪菇、左崇香4個商標。
如今,左崇香種植的北芪菇年產量由當年的幾十斤滾雪球似的增加到了十幾萬斤。“我不能老讓大家為我打工,我要用我的北芪菇幫助大家致富。”說到合作社的未來,左崇香首先提到要帶領鄉親致富。她告訴記者,今年,她已經和5戶農戶簽訂了協議。她負責提供技術、菌袋,農戶負責種植出菇,然后自己回收農戶產品組織統一銷售。“這樣每個農戶1年掙3萬塊沒問題。一個農村家庭,1年家里多收入3萬塊,那光景過好!”左崇香笑著說。
目前,50歲的左崇香種北芪菇20年,并且申請了5項相關專利產品技術。20年如一日堅持自己的“事業”,并且擁有5項國家專利產品技術,這在我市農村婦女中實屬鳳毛麟角。左崇香是怎樣的一個人?帶著好奇,記者來到了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東坊城鄉郝家寨村,走近左崇香的恒山北芪菇專業合作社蘑菇生產基地。
走進基地,眼前的景象令記者驚喜,占地十幾畝的蘑菇基地,一簇簇長勢旺盛的北芪菇生機盎然,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十幾個工人各自忙著手里的活兒:有的在粉碎玉米芯,有的在粉碎黃芪下腳料,還有的將培育北芪菇“土壤”裝袋,盡管春寒料峭,但這里卻備感暖意。
“現在屬于忙季還是閑季?”記者問正在培養菌種的左崇香。“現在不算忙,是育種階段,六七月份就開始忙了。”左崇香告訴記者。
2007年,左崇香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并與多個省內外科技實業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引進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保證產品的不斷更新和有序流通。在生產工藝上取得了以黃芪邊角料為基本原料的無接種箱接種操作、菌墻復式立袋出菇等重大技術,產品獲得了5項國家專利,并注冊了恒王府、北芪菇、渾源北芪菇、左崇香4個商標。
如今,左崇香種植的北芪菇年產量由當年的幾十斤滾雪球似的增加到了十幾萬斤。“我不能老讓大家為我打工,我要用我的北芪菇幫助大家致富。”說到合作社的未來,左崇香首先提到要帶領鄉親致富。她告訴記者,今年,她已經和5戶農戶簽訂了協議。她負責提供技術、菌袋,農戶負責種植出菇,然后自己回收農戶產品組織統一銷售。“這樣每個農戶1年掙3萬塊沒問題。一個農村家庭,1年家里多收入3萬塊,那光景過好!”左崇香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