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基地升級。以保增量、擴總量為目標,全年新建高標準示范園區30個、年生產能力300萬袋以上的菌包廠8個、養菌室200棟、生產棚室500棟。建成億袋鄉鎮6個、千萬袋村27個、規模化專業村43個。食用菌生產總量達到12億袋(盤),年產值實現26.4億元,純收入實現14.4億元,拉動增收占農民人均純收入70%。
二是抓企業升級。深入推進“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菌業發展新模式,全年力爭引入并扶持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加工企業3家,年加工量突破6000噸;力爭培育產值3億元以上的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年加工量突破1500噸;力爭培育對外出口加工型企業1家,培育中小型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3家,全市食用菌產品加工量突破1萬噸。
三是抓市場升級。年內啟動中國海林山產品綜合交易市場遷址重建項目,大市場菌類產品年銷售量突破1.5萬噸。新培育菌類產品購銷經紀人20人,新建村級食用菌專業合作社15個,力爭專業合作組織銷售地產菌類產品總量的60%以上。年內啟動中國海林菇菌產業集合區工程,延伸菌業發展鏈條,放大菌業營銷空間。
二是抓企業升級。深入推進“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菌業發展新模式,全年力爭引入并扶持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加工企業3家,年加工量突破6000噸;力爭培育產值3億元以上的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年加工量突破1500噸;力爭培育對外出口加工型企業1家,培育中小型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3家,全市食用菌產品加工量突破1萬噸。
三是抓市場升級。年內啟動中國海林山產品綜合交易市場遷址重建項目,大市場菌類產品年銷售量突破1.5萬噸。新培育菌類產品購銷經紀人20人,新建村級食用菌專業合作社15個,力爭專業合作組織銷售地產菌類產品總量的60%以上。年內啟動中國海林菇菌產業集合區工程,延伸菌業發展鏈條,放大菌業營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