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猴頭菌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18-04-16  【來源】:中國農產信息網
    【核心提示】:猴菇菌的栽培季節,應根據其子實體生長溫度以16-20℃為最適宜的特點和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一般春秋兩季均可栽培,華南地區春季在2-3月開始接種,秋季以9-10月接種栽培為佳。
           猴菇菌為紅菇目猴頭菌科猴頭菌,屬擔子菌綱,是一種腐生菌,也是一種著名的食用菌。全形似刺猬或猴頭,故俗稱猴頭菇或猴菇。子實體成白色團塊狀,柔軟且肉質。子實體中部和中下部被以圓柱狀菌針,子實體初期白色,干后呈淺褐色。孢子球形,光滑無色。一般野生生長在大樹的高處,大的可達到數十斤重。在多雨季節比較多見,主要產自東北的大、小興安嶺。猴頭是一種木材腐生菌,在自然界中,一般都在八九月份生長。
                                            
      猴頭菌栽培技術
      一、栽培方式
          可以段木、代料袋栽方法進行人工栽培。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人們對野生猴菇菌的馴化和推廣人工栽培,市上供應的猴頭增多。這種山珍才漸漸進入人們的筵宴,并成為某些菜系的名食。
      二、栽培季節
          猴菇菌的栽培季節,應根據其子實體生長溫度以16-20℃為最適宜的特點和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一般春秋兩季均可栽培,華南地區春季在2-3月開始接種,秋季以9-10月接種栽培為佳。
      三、培養料
          培養料的配制:
        (1)培養料的配方:
          ①棉籽殼50%,木屑30%,麥皮16%,石膏或碳酸鈣2%,糖1%,過磷酸鈣1%。
          ②草粉50%,木屑26%,麥皮20%,石膏或碳酸鈣2%,糖1%,過磷酸鈣1%。
          ③木屑69.5%,麥皮25%,黃豆粉2%,石膏或碳酸鈣2%,糖1%,尿素0.5%。
          配制時,先將主料拌和均勻,再將其它輔助料如石膏粉、過磷酸鈣或糖等溶解于水后,緩慢噴灑入培養料中,料:水=1:1.2-1.5,使含水量達到70%左右。拌料后,將料堆成堆稍悶半小時,使料充分濕潤,而且吸水均勻,防止干濕不勻現象。因為猴頭菇喜歡酸性,培養料中不宜加石灰,使料的pH控制在4-5之間。
        (2)裝袋:前裝培養料的塑料袋規格不一,但以15×55cm的低壓聚乙烯塑料袋常用,每袋可裝干料0.2-0.25kg。裝料前先將袋口一頭用線繩扎好,裝料時將料壓實,上下松緊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干凈,以避免雜菌從袋口侵入。裝滿料后,從中央打上通氣接種孔,再用線繩將另一口扎緊。
           培養料的消毒:采用高壓消毒滅菌,也可采用常壓滅菌,當溫度達到100℃后,保持14h以上,停火后再密閉4-6h。
      四、播種發菌
           待料溫降至30℃以下時,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接種。每袋接5個穴,接種后,將菌筒搬入培養室,按“井”字形堆疊發菌,培養室內溫度維持20~25℃,空氣濕度65%左右,遮光培養。于菌絲生長旺盛期(接種后15天左右),溫度降低至20℃左右。經20-28天培養,菌筒的菌絲基本長滿,應及時將菌筒搬入菇棚進行催蕾出菇。
           出菇期管理:絲長滿后,應進行條件改變處理,加大溫差,給予散射光,并進行立架出菇。
        (1)調節溫度:實體形成后,溫度應調節在14-20℃之間,以利其迅速生長,溫度過高時,應早、晚開窗及時通風降溫,以防子實體生長緩慢,應適當增加溫度,促進其生長。
        (2)保持濕度:水應掌握“勤噴、少噴”的原則。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90%左右。濕度過大,會引起子實體早熟,質量差;濕度過低,生長緩慢,易變黃干縮。
        (3)加強通風換氣:持空氣新鮮是促進子實體形成的主要條件之一。如果通氣不良,CO2過多,易出現珊瑚狀畸形菇。
        (4)掌握適宜光線:猴菇菌子實體生長階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若光線不足,子實體原基不易形成,對已形成的子實體,甚至造成畸形菇。但要防止陽光直曬。
      五、采收
          一般猴菇菌生長7-10天,當猴菇菌刺約0.5cm時,即將產生孢子前及時采收。猴菇菌采收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緊袋口,繼續培養10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一般管理好可采收3-4批菇,生物轉化率達90-115%左右。
         猴頭菌的采收技術當子實體長到八九成熟時,即菌刺長到0.5厘米左右,孢子尚未大量彈射時,即可采收。此時菇體鮮重達最大值,風味好,如采 收過早,產量低;如過晚,子實體纖維感增強、組織粗老、苦味很濃。
         采收方法是:直接將子實體連根拔下,用鐵耙去掉培養基表面的一層老菌絲。收獲后,培養料要停水2-3天,重新分化出蕾時,重復前段管理。兩潮菇的間隔時間為10-15天,一般可采收3-5潮菇,產量集中在前3潮菇。  
     
     
    關鍵詞: 猴頭菇 栽培 技術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贵定县| 汉中市| 洞头县| 杭锦旗| 石楼县| 西贡区| 虞城县| 突泉县| 麻城市| 甘泉县| 唐海县| 梅州市| 肃北| 突泉县| 兰溪市| 罗江县| 密云县| 灵璧县| 项城市| 靖西县| 墨竹工卡县| 甘洛县| 团风县| 夏邑县| 绥滨县| 东港市| 宣化县| 深泽县| 县级市| 吉隆县| 普宁市| 遂昌县| 耿马| 资溪县| 洪洞县| 罗甸县| 德安县| 深水埗区| 宝应县|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