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菌種生產提倡清潔生產,菌房事先應消毒處理,最好采用2種以上方法交叉消毒,避免雜菌產生抗藥性。出現雜菌的菌袋應及時隔離處理,嚴重的必須及時遠扔深埋,不能在生產場地堆積。
二、原料。選擇經濟實用、來源廣泛的原料,已霉變、腐爛的原料不要采用。培養料中各種物質的配制比例要適當,特別是要有適宜的碳氮比。對不同種類的食用菌菌種應選擇適宜的 PH值。培養料的含水量要合適,拌料要均勻,配好料及時分裝。
三、滅菌。滅菌是菌神生產的關鍵,滅菌要徹底。常壓蒸汽滅菌注意滅菌倉內不能有死角;高壓蒸汽滅菌排放冷空氣要徹底,防止產生假壓,影響滅菌效果。
四、接種。接種要選擇優良菌株。接種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對培養基、接種工具、操作環境需嚴格滅菌,接種過程嚴守無菌操作規程,不得混入任何雜菌,以確保菌種質量。
五、培養。菌種培養過程中要經常檢查,發現有雜菌感染應立即取出,沒有適時萌發的菌瓶(或試管)應單獨陳放或補種。經常檢查和調節溫度,使菌絲在適溫下生長。當菌絲快要長滿時,將培養溫度降低2~3℃,則菌絲將更加健壯有力,適當通風換氣,保持菌房空氣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