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是常見的蔬菜,農村很多地區都會栽種,種植平菇產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培養料含水量過低,因此種植平菇要做好保濕,下面一起來了解平菇保濕技巧。
1、覆土保濕
在棚內按菌袋的長度鋪設一條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發好菌即將出菇的菌袋脫去塑料袋(稱其為菌棒)。將菌棒整齊排放在土埂上。每排1層覆上3~4厘米厚的土,土兩側噴水并用泥抹平,然后再排放第2層菌棒并覆土,可排放6~9層,最上一層仍要覆土并抹平。做好墻后可以噴一次大水,以后每天噴水保持覆土濕潤,按常規管理出菇。
2、營養土保濕
裝袋栽培管理同常規方法,只是在袋兩頭各裝入2~3厘米厚的營養土。出菇期可以每天給營養土噴水1~2次,這個方法可以提高50%產量。
3、浸泡補水
將出過兩茬菇的袋子,從兩頭扎一直徑2厘米的穿洞,然后放在營養液中浸泡,根據吸水速度可以泡2-3天,可以在出菇棚附近挖地溝,或者是水池,把菌棒堆放于池內,表面壓石頭或者重物,防止菌袋浮出水面,然后放水使菌袋全部浸在水中,注意及時加水,保持原來水位,這樣浸水8~24小時使菌袋含水量達到70%。
4、慢滲透補水
將袋子豎放,在一端分開扎兩個眼,但不能扎通。將尿素加糖的營養液塞入洞中,用小溶器向洞中加水,開始隔2~3小時加一次,后面可以4~5小時加一次,一共加10次左右。這種方法可避免營養的流失。
5、立袋扎洞灌水
把菌袋直立在菇房地面上,將塑料袋邊緣拉起,以便加水后儲水,往袋子中央扎直徑2厘米的洞,洞深達料厚的4/5,每天向袋內灌水,天熱灌冷,天寒灌溫水。等料袋吸足水分后,再進行碼垛出菇。
6、陽畦覆土保濕
栽平菇收完一潮菇后,脫袋曬1~2天,使菌棒表面結一層皮,防止病蟲害。用消毒的菜刀將菌棒縱切開,切面向上排列在陽畦上。縫隙用細沙填滿,然后覆蓋2~3厘米厚的細土。最后灌注加有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白糖的水溶液,四者比例為2:0.2:1:100,按常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