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百家號
(1)轉色太淡或一直不轉色:濕度不夠是轉色太淡的原因之一,如脫袋時氣溫較高、風較大、時間長,以至菌筒偏干;菇場風大,場地太干;薄膜破損嚴重,無法保濕等。脫袋后的氣溫也影響轉色,如氣溫高于28℃或低于12℃,均難轉色,轉色期間溫度以15~22℃為好。
解決辦法是:噴水加濕,減少通風,調換完整薄膜,嚴加覆蓋,也可于畦溝內灌跑馬水,增加濕度,創造適宜的環境。若是由低溫引起,則可嚴覆薄膜,增加光照,中午通風,提高棚內溫度;若因高溫所致,則應增加通風散熱次數,并結合噴水降溫。采取上述措施,即可誘發氣生菌絲,促進轉色。

圖源:百家號
(2)菌絲徒長不倒伏:菌筒表面菌絲長達2毫米還不倒伏,難以轉色。其原因有三,一是缺氧,二是偏濕,三是培養料 中氮素過多。解決的辦法是:加大通風量,增氧降濕,甚至可于中午揭膜1小時,迫使菌絲倒伏。或用3%石灰水噴灑菌 筒,強行抑制。如果10~15天仍不轉色,菌筒已表現脫水,這時,應增加濕度,每天噴水2次,連續2~3天,每天結合 通風20~30分鐘,也可轉色。

圖源:百家號
(3)瘤狀菌絲脫落:脫袋后2天,菌筒表面的瘤狀菌絲膨脹脫落或破裂翹起,這可能是由于脫袋偏早,菌絲尚未達到生理成熟,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所致;也有的是因脫袋后遇28℃以上高溫刺激,使菌絲突然膨脹而引起。解決的辦法:將棚溫控制在25℃以內,適當噴水,早晚通風,經過4~6天培育,菌筒表面又可增生新的白色菌絲,逐步轉色,但會推遲出菇。
(4)菌絲體脫水而影響轉色:菌筒表面干燥、手觸有硬而刺手的感覺,這是由于菇床保濕性差、通風換氣處理不當,或在發菌期間封口膠布全被撕掉使水分過多喪失所致。解決辦法是:嚴覆薄膜,結合通風換氣,以噴水壺大量噴水,或灌跑馬水于溝內,增加棚內濕度,使手觸菌筒有柔軟感而不刺手為度。
(5)局部轉色:菌筒受雜菌污染的部分常不轉色。脫袋時應注意將污染部分的塑料薄膜留在菌筒上,以防排場后雜菌擴散或見水后松散,然后單獨排場,讓正常部分轉色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