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雖然出現了不少較大的公司集團,甚至還有上市公司。但總體看還是弱小公司居多,這些弱小公司遍布全國各地,僅吉林省就上百家,多則70-80人,少則幾個人,甚至不少還是家庭式小作坊。常言到“船小好掉頭”,這些公司興的快,散的也快。難以持續發展,但目前畢竟還是某些地區食用菌發展的主力軍,也難說以后會變成較大型企業。所以我們應肯定他們在食用菌產業所起的積極作用。但也要看到這些食用菌的弱小公司管理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一次會議上筆者同這些公司的負責人詳談了很久,主要探討他們的公司管理問題,談點體會。
一、一般公司管理較混亂。
主要原因:公司沒有明確定崗、定職、定責,雖然表面看上去人員已經分工,但實際公司內部有好多事情由于公司職責不清而遲遲不能完成。
解決方法:完善公司制度,對人員職責和崗位進行明確定位。做法,編輯崗位說明書、和員工職責說明書,分發到給每個員工手里。
二、一些公司目標不清晰。
主要原因:公司目前大的目標是有,但是一些細節的目標還沒有完善。當員工做完一件事情后,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導致員工身心渙散。工作沒有積極性。
解決方法:公司應該定期進行員工培訓。讓他們了解公司大的目標。培訓內容有激勵、技能和知識方面。目的幫助他們樹立短期目標意識。
三、一般公司人員的素質不高,有管理能力的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主要原因:公司沒有完善的激勵制度,很難留住高層次人才。公司制度不完善,沒有從高層人員入手去考慮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方法。一般高層人員多看重的是個人能力展示的空間,尊重和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工資的需要。
解決方法:對高層管理人員的和員工首先建立一個激勵制度。讓他們看到公司的希望看到自己可以在這里發揮他們所學、所想。給他們一個展望未來的空間。
四、很多老板思想陳舊。
主要原因: 食用菌是一門新興的行業。一般老板是從菇農轉型而來,缺少現代管理理念。對新品種、新技術接受較慢。
解決方法:說服,既然老板能成立公司,說明老板還算是比較前衛的。那么讓他改變現有的管理方法,說服應該是可行的。
六、很多老板急于求成。
主要問題:公司目前情況,作為食用菌產業前期一般投資較大,公司沒有贏利,生意也是一般。老板只出不入。對老板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負擔。
解決問題:對公司發展做一份詳細的計劃。安照目標一步一步的完成。
七、老板不顧及下屬的感受。
主要問題:老板漠視下屬,我投資我做主,怎么省錢怎么來,不尊重員工利益,克扣員工工資,甚至體罰、侮辱員工,其類型可謂多種多樣,歸根到底,這種老板關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凡事只隨自己的喜好處置,根本不顧下屬的感受。
解決問題:只有讓老板自己覺醒。別無他法。員工該早走就早走。
八、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現象嚴重。
主要問題:幾十個人的小公司,既有技術經理、也有財務經理、還有銷售經理等等。機構臃腫,辦事效率低下。
解決方法:能砍就砍掉,可一人兼多職。沒必要好高騖遠。機械套用大企業的管理模式。
九、隨意性太大。
主要問題:沒有確切市場定位,一切隨風走??吹绞裁垂胶觅u就種什么,菌種好賣就放棄生產。
解決方法:走自己的路,把握住自己的定位,創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