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我們60-70年代的人都會記憶猶新,學雷鋒,做好事曾經成了那時的時尚。那時的食用菌學者,不計報酬,勇于奉獻,在簡陋的實驗設備下,為我們食用菌界研制了許多新的成果,那時的菇農學技術無需現在高昂的學費。有問題請教專家,專家無償解答。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雷鋒”精神逐漸談出了人們的視野,專家學者講究奉獻的少了,科研項目掉到了利益的圈子里,從業者尊師敬道的也不多見了,眼光被金錢迷惑了。隨之,食用菌行業虛假技術、偽劣菌種泛濫了。學到點皮毛知識,開始所謂的技術轉讓了,美其名曰這是自己辛苦掌握知識應該得到的回報。雷鋒精神過時了。
每年的3月5日,是我們“法定”的學雷鋒日。很多行業人士也都會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的學雷鋒活動,自發地或有組織地到食用菌產業群中為菇農做點事、發揚雷鋒精神。但可惜的是,在“學雷鋒”問題上,卻形式大于了內容,將“學雷鋒”異化成了一種形式主義的東西,甚至有一部分菌業同仁把宣傳學雷鋒變成了自我形象、自我企業廣告宣傳的機會,兜售一些自己的菌種、技術、設備之類的東西。引起了從業者的不滿,也褻瀆了雷鋒的靈魂。
食用菌產業發展了,并且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無論如何,雷鋒精神不能變,更不能丟。雷鋒過去是、今后也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但是,怎么學,卻很有講究。雷鋒這個名字及其所代表的高尚精神內涵,始終唱響了時代的最強音。圍繞這個年輕人的事跡引發的精神生活大討論,也轟轟烈烈、綿延至今、名揚海外。我們學雷鋒,必須始終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必須真正把握并傳承雷鋒的精神實質。將雷鋒精神固化到、落實到、踐行到每一個人,尤其是我們食用菌科研人員的實際行動中,而不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搞一些虛假活動。
學雷鋒,學的是精神,見的是行動,而且是長期堅持、不懈追求的實際行動。不能光在3月5日,做一些對菇農不大不小的好事,甚至可能是擾害菇農的麻煩事,解決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甚至可能是添亂。學雷鋒,要做到常思、常想、常做、常行。時刻以雷鋒的精神內涵對照自己、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約束自己,要時時處處想著為菇農服務,常懷為菇農之心,常修為菇農之德,不能一曝十寒,更不能虎頭蛇尾,要長期堅持、常抓不懈。
學雷鋒就是要求實、踏實、務實。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學雷鋒活動,沒有實際效果,堅決不去做、不去行,始終以實際、實用、實效,作為學雷鋒活動,乃至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并且扎實抓好。這就要求我們研究現實、結合實際,進行學習和實踐。為菇農所想,急菇農所急
我們食用菌行業的每一個人,專家學者也好,普通菇農也好,企業家也好,要永遠記住雷鋒的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們食用菌同仁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廣大從業者服務之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也才能形成一個又一個紀念學雷鋒活動的小高潮、中高潮、大高潮。愿雷鋒精神在菌界飛揚!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