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食用菌界對理論和實踐孰重孰輕爭論不休,甚至有人打出了真正的技術并不在專家手里,而是有經驗的菇農手里的言論。有的全盤否定食用菌理論的重要性。我個人感覺這是不正常的, 食用菌基礎理論對每一位從業者都非常重要,但可嘆的是理論知識往往很多同仁不感興趣,正如黃毅老師所說的那樣,有些從業者最關注的是具體的什么技巧,什么機密配方,什么操作的法寶等, 這種做法只告訴你結果,不知道原理,只能夠依樣畫葫蘆。一旦,生產條件或者環境條件一改變,就不知道了。碰到問題也不懂究竟問題出在哪里。我個人認為種好菇的法寶就是圍繞基礎知識展開的,也就是講溫、光、水、汽和菇體發育每一階段之間的基礎知識,和他們之間的連在關系,也就是教授和菇對話的本領。有實際生產經驗的老師,講的比較有內容,引人入勝,學員才會有收獲。
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同仁一接觸書本,對理論中一些煩瑣概念缺少耐心的學習,常常成浮躁狀態,在理論中搞脫離實際的空對空;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相脫節,學習歸學習,實踐歸實踐。比如:有的菌界同仁學理論表面上記了不少筆記、寫了不少心得體會,其實并沒有真正學進去;有的認為同仁認為食用菌的理論已學了好多年了,該看的也看了,再學也沒有什么更新的內容了,對理論學習淺嘗輒止。這種浮躁心態,不但不能使理論學習深入下去,而且在理論指導實踐中還容易出現錯誤。
學食用菌理論知識,要克服浮躁,首要的是解決自覺性問題。就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內在需要而學。自覺性對學習食用菌理論格外重要。古人說:為學全在精神,精神不足,未有能成者。學習食用菌理論知識只有認識提高了、深刻了,才會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到非學不可,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不進”為“學得深”。
學食用菌理論知識,要克服浮躁,要有鍥而不舍、刻苦鉆研的精神和韌勁。食用菌理論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學過了不等于學深了、學透了,道理上懂了不等于一切問題解決了。要真正學懂弄通,不是舉手之勞的簡單事情,非要有股水滴石穿的韌勁、非下一番深鉆細研的苦工夫不可。因此,對于食用菌理論知識,不能滿足于一般的學習理解,而應當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解決問題。只有把工夫下夠了,學習鉆進去了,才能把握其深刻內涵,領會其精神實質,真正學懂學通。
學食用菌理論知識,不是為了裝潢門面,不是為了擺樣子,如果掌握了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么,這種理論學習再好也沒有用。因此,學習理論要緊密聯系每位從業者的實際情況,著眼于理論的運用,著眼于解決現實從業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理論熱得起來,深得下去。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