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去年我曾經寫了一篇【我為師兄而折服】的文章,前幾天又與師兄見了一面,一年多了,師兄的企業蒸蒸日上,又賺了不少銀子,酒桌上我仍舊向師兄請教企業管理的秘訣,有點醉意的師兄向我講出了企業“無為管理”的理念。 師兄說:作為企業老總要深諳無為,有的員工適合生產,有的員工適合銷售,有的員工適合庫管,作為老板只要安排好合適的就可以了,沒必要事事去抓,自己則只要去檢查就可以了。這是無為的境界。
“無為”出自老子《道德經》,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說,事物的最根本規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老子說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隨意而為。作為食用菌企業管理,未嘗不是如此呢?
接觸了不少食用菌企業的老板,往往我看到的情形是,每當下屬員工因工作問題發生糾紛時,多數老板會把雙方叫到老板室:詢問發生了什么事?再判斷誰對誰錯。其實高明的老板卻不這么做,他們深刻理解不介入矛盾糾紛的技巧。其實道理很簡單,老板以置身事外的態度進行仲裁時,往往更能顯示其權威性。這實質就是“無為”的精髓所在,既要將自己從事件中抹去,又要在背后發揮作用,從而到達震懾的作用。一個精明的老板在這時候不會直接說任何一個下屬員工的瑕玷,因為這些下屬員工都是為了工作發生的糾紛,不管對錯,他們都是企業的人才、員工,當面說一個下屬員工的瑕玷,不但會極大地挫傷他的積極性,讓他在對方面前羞愧,甚至很可能老板會因此失去一個得力幫手,而得到表揚的那個下屬員工會更加趾高氣昂、不可一世,也不利于以后的管理。這時老板就需要難得糊涂,假裝對此事不知,不從正面引發矛盾,與此同時開展一些有利于團結為主體的活動,特意安排幾個讓發生爭執的員工在一起參與的項目,來緩和彼此之間的矛盾,然后讓整體的團結氛圍來消滅個人的一些小矛盾。
當然,所有機制都是在指導下屬員工向好的、積極的方向發展的,下屬員工彼此之間也會因為業績的不同而彼此較勁、競爭,這時候的激勵就要順勢而為。我的師兄對業績差的員工很少批評,相反,他會選擇業績最好的員工來表揚,以此激勵那些業績差的員工。
作為食用菌企業老板,要做到“無為無不為”。所謂“無為”是指不做損害企業團隊穩定和影響健康發展的事情,不參與企業各部門職權的實施,不正面去給下屬員工過多施加壓力,不影響企業團隊積極向上的氛圍,而“無不為”是指食用菌老板要做自己應該做的分內之事:指明企業大的方向、鼓勵團隊、把恰當的事情讓恰當的員工去做。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