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菌界多年,每年都會涌現出一些年輕而富有活力的菌界新人,為我們的食用菌行業注入無窮的新鮮活力。每當看到這些菌界新人,我自身也深受他們的感召力,覺得自己也年輕了不少,充滿了青春的的朝氣。
我從這些菌界新人眼神里,看到了他們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成功的渴望。這些菌界新人有干勁,體力和智力都在相當活躍的時期。不過在熱火朝天地在菌界打拼一段時間之后,當最初進入菌界的新鮮和忐忑漸漸褪去,當他們面對從事菌界各方面的壓力,出現種種不如意之后,他們就像陷入了菌界人生的困境,眼中的光芒也會變得黯淡,仿佛從菌路上再也沒有了希望一樣。
作為在菌界中打拼多年的過來人,看著這群既可愛,又有些找不對努力方向的菌界新人們,我也想為他們做些什么、說點什么。現在可以建議他們的,就是練好這個行業的內功比苛求菌界的大環境更容易讓內心平靜和穩定。這就好像在形狀不規則的容器內,什么樣的形態才能和環境更貼合?答案是水,如果這些菌界新人們像水一樣充滿智慧,能“遇方則方,遇圓則圓。遇山,可以繞;遇河,可以匯。”所有的從菌問題也許會在你們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比如面對食用菌企業老板的批評,如果你作為技術員能設身處地地想,你的工作在整個食用菌企業的工作鏈條中處于哪一個環節,如果這個環節出錯,會造成整個系統的問題。那么你就能平心靜氣地理解,為什么老板會如此地批評和指正你的問題,這恰恰是為了幫助你迅速成熟起來;比如面對食用菌學者的批評,你不妨設想一下,你的技術成熟了嗎?還有那些技術環節你沒掌控?這些學者無非是有恨鐵不成鋼之感。
每個菌人在從業中難免都會出現錯誤,而這些錯誤往往更能幫助發現自身的不足,然后才能完善自我,繼續前進。犯錯其實并不可怕,但最可怕的是在同一個問題上一錯再錯。我相信每一個菌界新人都具備了相當的能力,犯了錯誤之后,如果能及時總結經驗,在今后能規避錯誤,認真細致、精益求精,就會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成熟。
當然,對于菌界新人來說,要想加速成長,僅僅掌握好書本上的理論和技能是不夠的,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不斷地學習。要像海綿一樣,吸取新知識、新技能,積累全新的經驗,補充自身知識和閱歷的不足。
食用菌行業的大環境始終在發生著變化,我們與其苛求這些環境,不如先堅定內心的理想,然后像水一樣,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去調整、去適應,去實現夢想。這些年來,水的品格一直在影響著我,啟發著我。也期待初涉菌界的新人們,學會在困境中成長。做不斷流動的水,像小溪,潺潺流淌;像湖水,陣陣漣漪;像大海,驚濤拍岸,盡情實現理想,綻放出生命的激情!也許不久的將來,他們才是這個菌界最大的希望!(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