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首發】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黑格爾說過:“想象是藝術創造中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心理學家認為,自由發揮就是發散思維,就是想象力。
如今我們食用菌界,很多菌界同仁強調種菇要有思想,要有想象力,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現象、好趨勢。
食用菌學科淺而不易,僅就生產技術本身就涉及許多農業科學領域的知識,如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栽培學、氣象學等等,這個學科的未知領域很多,但這個學科的一種科學理論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歸根結底取決于這種科學理論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及其規律,符合就是正確的,不符合就是錯誤的。
食用菌領域的基礎研究是無限量的,認識則是有限量的。我這么說要從我們對菌物界的認識談起,我們對整個菌物界的認識,在認識上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或者說能夠認識到所有事物的本質在認識上要有一個更為科學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我們對菌物界的認識和反認識以及對菌物界認識和反認識的外延。
為什么說菌物界是無限量的呢?我們把菌物界分為物質世界和非物質世界,把以物質為基礎的世界統稱為物質世界,它包括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一切物質和精神、一切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一切認識和反認識,而非物質世界是完全獨立于物質世界之外的,目前還沒能認識但確實存在的一個超認識概念的東西,它的本原完全不同于物質世界的本原。所有物質世界中生命的生存和延續都是靠這種“生物波”的作用,它同樣屬于物質世界和范疇,所以每一種類的生命和每一個體的生命他們的意識和精神都屬于物質的一個部分。反認識是相對于對認識而言的是認識的反作用,沒有反認識,認識就不能深入,所有的認識就不存在,是物質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菌界所有的想象力都必須建立在現實的觀察之上,沒有那位菌人的想象力能離開他對現實菌物界的觀察和聯想。那么,我們培養自身的想象力,首先就必須培養自身的觀察能力。多多觀察菌物學的事物,提供準確必需的材料。這樣的想象力才有現實的基礎,才會更精確,更有創造性。提倡想象力還要積累豐富的有關菌物學知識和經驗,善于捕捉創造性想象和創造性思維的產物,進行思維加工,使之變成有價值的成果。
任何菌人的想象力都是以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如果一個菌人在食用菌某個領域毫無專業知識和經驗的話,那么他在這個領域中也談不上什么想象力。想象力并不是一種虛無飄渺的空想。少數菌人喜歡在虛無的、令人癡迷的菌物界領域漫游,他們被一種菌物界上從不存在的東西給吸引住了,但這些虛無飄渺的東西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想象力。要知道,真正的想象力都是有現實依據的,沒有任何一種想象能夠脫離現實而獨立存在,一旦脫離就很容易變成空想,如果我們的菌人每天沉浸在這樣的空想狀態,神情就會變得恍惚虛幻,長此以往容易與現實菌界格格不入,很難在菌界上有所發展。參考文獻略【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