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軍事作戰,提倡的是多兵種作戰,需步兵、航空兵、炮兵、防空兵、反坦克導彈兵、電子對抗、坦克、裝甲兵等10多個兵種的協同配合方能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食用菌屬于菌物界真菌門,它作為一門學科的研究還是近幾十年才興起,它是因微生物學、真菌學、蔬菜學、發酵學、遺傳學、生物化學技術、環境學等的迅速發展而興起的。一些新興的學科迅速發展起來,如環境食用菌學、食用菌發育生物學、結構食用菌學與資源食用菌學等。在這些分支學科中又衍生了許多新的邊緣學科,如食用菌生態學、食用菌酶學、食用菌遺傳學、食用菌細胞學等。如今食用菌科學進入以分子生物學為率先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推動了食用菌細胞工程與基因工程高技術的發展。
可見食用菌科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技術,更是一門綜合學科。食用菌不僅僅只是食用菌的栽培,而涉及食用菌的方方面面的生物學屬性,如分類、發育、生態、營養、生理、遺傳、藥理、毒性、毒理,可食性等。
食用菌行業越來越趨向多元化。在這個領域里,沒有任何人是萬能的,術業有專攻,學業有專長。要使這個產業更強、更快、更好的發展,必須像軍隊那樣強調多兵種作戰,這就需要在多樣化體系中,挖掘最優的組合來綜合運用。
當今食用菌企業,復合型人才稀缺,人才培養明顯滯后,是食用菌企業發展最大的障礙。專業的事,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對于這種情況,食用菌企業完全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既節省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借助行業資深專家的力量,各方面人才密切合作,多兵種統一作戰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感嘆發達國家的食用菌企業是“做大做強”,而我們國家的食用菌企業則是“做大做亡”,其我們這個行業沒有強大的管理和技術基礎,不在在互補、互利的基礎上協調作戰,通過資本運作壯大食用菌企業,得到的食用菌企業成長是不穩定的,甚至會葬送食用菌企業。
再看我們食用菌科研領域,食用菌科研的特點是覆蓋學科多,綜合要求高,很多重大課題必須有跨學科作戰的風格,如果我們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微生物學、真菌學、蔬菜學、發酵學、遺傳學、生物化學技術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能經常“合縱連橫”,多兵種聯合作戰,打破科研“壁壘”,何愁無重大突破。尤其是當遇到邊緣性、綜合性的課題時,各方面之間易于在短時間內形成科研合力,聯合攻關。
還有食用菌科研部門找準自己的定位,把主動服務生產企業作為科研的重要使命,形成了科研與企業相互支持、互通有無、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促科研成果走上“生產線”,那么食用菌產業又會是一番什么景象?
易菇論壇西域綠洲版主說的好:“食用菌由于牽涉的學科太多,單打獨斗的戰術本身就決定了從事業的開始就是失敗的開始的悲慘的命運,也決定了事業做不強做不大的結果。因此大凡在食用菌上有所成就的基本都是團隊的成功”。從深層次說這是多兵種組成團隊作戰的重要性。
食用菌行業提倡多兵種作戰,必將成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