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交會與農博會已經閉幕幾天了,筆者經七天的坐臺接觸了很多食用菌愛好著及食用菌從業人員,也深感同其它行業比,食用菌的弱勢地位。作為從事食藥用菌產業多年的我不得不深思,我們這個產業到底怎么樣才能由弱勢變為強勢。
現在很多人有一種悲觀情緒,認為這個產業沒什么前途,從事這個產業又苦又累,但你要知道中國的老百姓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全世界都聞名的,只要掙錢再苦再累他們也干。難道養豬、養雞就不累?頭頂黃天背朝土不累?這個理由顯眼站不住角。
說食用菌市場不好,也不見得,僅一個長春市一天就消耗幾十萬斤平菇,10多萬斤香菇,五六萬斤珍稀菇種。全國那么大,每天又消耗多少?
說食用菌產業風險大,又有那個產業沒風險?養禽的有禽流感,養奶牛的又有三鹿奶粉事件的影響,最簡單的種莊稼還有旱災、雹災侵襲。
說食用菌產業效益低,我仔細算了一下帳,每100平方米的溫室可種植平菇4000袋,每袋出菇3斤,每斤平菇按年平均價一元,可收入12000元,除去投入5400元,可獲純利6600元,再拋去不可預見費用最少也剩3000元啊,要知道那可是10000平方米種植玉米的收入啊。
說食用菌形成不了產業,遠的不說,請看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全鎮從事食用菌生產的農戶達2165戶,占全鎮農業戶數的81%。僅食用菌一項產業全鎮可實現產值1.9億元,人均可增收5000元,并且拉動了餐飲、運輸、勞務等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現在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全鎮的主導產業,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及東南亞地區。
說國家對食用菌這個產業不重視也不盡然。在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申請食用菌項目國家比其它農業項目還容易,這幾年國家投了多少巨資?五省主要領導簽字說明了什么?就連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也對這個項目給予了高度關注,你沒搞好怨誰?只說官員腐敗導致,那么我要問那個行業清廉?
我們的菌政官員一直在強調食用菌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強調行業整頓。但又有多少落實到實處?在那些發達國家,幾個菇民就可以經營一個菇場;可是在中國,一個菇場需卻要幾百甚至上千個菇民去經營,這就是差距,這就是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我們的香菇被日本返銷了,我們的雙孢蘑菇被歐美一些國家制裁了……為什么我們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委屈而不能進行有力的反擊呢?就是因為我國的食用菌行業力度還不夠!我們還落后!
中國的食用菌發展的步伐很快,勢頭很猛!日本人受不了了,臺灣人受不了,歐美人也受不了了,我還清楚的記得朱镕基總理在一次答記者問中一位日本對總理的責怪“我是生產蘑菇的,現在蘑菇的生產對日本十分重要。中國的農戶也很難,蘑菇供過于求。中國是否應該擴大內需,限制出口”。食用菌市場經濟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在這里優勝劣汰,以能力說話!競爭是殘酷的,勢必會讓強者更強,落后不知上進者必然會被淘汰,這個世界已經不再相信眼淚,那一樁樁令人悲哀的事件應該讓那些落后不思進取的人警醒了,貧窮的帽子是不能依靠扶貧來徹底摘掉的,市場經濟是一記響鞭,它抽在落后者的身上,你不前進就會在痛苦中生存!
我們從事食用菌行業的兄弟們需要什么?需要思想意識的轉變,應該著眼食用菌發展的現在和未來,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我一再強調發展食用菌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要強調什么客觀理由。
近些年來從事食用菌產業的人員越來越多了,這也是食用菌發展所需要的,理想的產業結構應該是橢圓型的,中等收入人口占據產業人口的絕大多數,目前中國食用菌界的產業結構是個金字塔,低收入占大多數,什么緣故?這里面菇民占很大比重,缺少先進技術,不懂市場規律。發展食用菌的目標首先是怎樣讓這一部分低收入的菇農進入中等收入的行列,這不僅需要國家、科研部門、菌政管理部門的幫助,更需要菇農弱勢群體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