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岫巖縣食用菌人工栽培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末,距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食用菌產業已由原先的以家庭為單位的零散種植向規模化、區域化種植方向發展。
小小蘑菇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落戶、直接從業者達到10余萬人、人均年收入超過萬元,并最終形成以蘑菇為主線的大產業鏈條,從而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這是記者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岫巖蘑菇節上了解到的情況。
近年來,國家提出創建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岫巖縣作為遼寧經濟騰飛的“給養地”,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在此背景下,岫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根據省市具體規劃對岫巖的發展做出了具體安排和部署。通過“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建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拉動區域經濟,形成“一縣一品”、“縣鄉村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岫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開發、高效益運行”的原則,以“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為主要模式,著力構建“一帶三區”的區域化發展布局。積極發展專業鄉鎮、專業村,采取縣抓專業鄉鎮,專業鄉鎮抓專業村,村抓示范戶,大戶帶小戶的模式,鞏固老區、發展新區。目前,全縣3個生產區已建成占地面積100畝以上,生產數量50萬棒以上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區200多個。
近年來,一批有實力的食用菌深加工企業紛紛在岫巖安家落戶。岫巖共有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12家,年加工能力10萬噸以上。岫巖共有日吞吐量100噸以上的食用菌交易市場6個,年成交額在6億元以上。
目前,岫巖食用菌產業已走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今年2月份岫巖縣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一縣一業”示范縣稱號。
小小蘑菇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落戶、直接從業者達到10余萬人、人均年收入超過萬元,并最終形成以蘑菇為主線的大產業鏈條,從而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這是記者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岫巖蘑菇節上了解到的情況。
近年來,國家提出創建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岫巖縣作為遼寧經濟騰飛的“給養地”,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在此背景下,岫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根據省市具體規劃對岫巖的發展做出了具體安排和部署。通過“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建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拉動區域經濟,形成“一縣一品”、“縣鄉村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岫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開發、高效益運行”的原則,以“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為主要模式,著力構建“一帶三區”的區域化發展布局。積極發展專業鄉鎮、專業村,采取縣抓專業鄉鎮,專業鄉鎮抓專業村,村抓示范戶,大戶帶小戶的模式,鞏固老區、發展新區。目前,全縣3個生產區已建成占地面積100畝以上,生產數量50萬棒以上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區200多個。
近年來,一批有實力的食用菌深加工企業紛紛在岫巖安家落戶。岫巖共有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12家,年加工能力10萬噸以上。岫巖共有日吞吐量100噸以上的食用菌交易市場6個,年成交額在6億元以上。
目前,岫巖食用菌產業已走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今年2月份岫巖縣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一縣一業”示范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