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試驗大獲成功之后,村民們放心大膽地種起了白背毛木耳。2008年12月,福州閩侯縣白沙鎮孔元村18戶農民合作建立了元翔食用菌合作社,注冊資金95.2萬元,專注于白背毛木耳的種植。
合作社成員可以依托合作社進行統一的種植、生產、管理、銷售,所獲利潤按股份比例分紅。經過3年多的發展,如今合作社的成員擴大到了36戶,合作社的年種植量達到了100萬袋,每年產出白背毛木耳干品70噸,每噸可以賣到3.9萬元左右。在這個有著800多位村民的小村子,有將近一半的村民都加入了白背毛木耳種植的行列。
隨著孔元村白背毛木耳種植規模的擴大,村民的收入也跟著提高。“種植白背毛木耳和村民原有的產業并不沖突。白背毛木耳每年8月前后播種,次年元旦前后采摘,一直可以采摘到6月份,與傳統的農忙時間正好錯開。”潘小平說,這兩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2000多元,達到了7000多元。
頗具營養價值的白背毛木耳也很好賣。“我們種出來的木耳很受市場歡迎,一部分出口到日本。我們還和福州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簽訂了供貨協議,產品基本上供不應求。”潘小平說。(記者 徐小杰 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