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壩村民正在地里種植天麻 趙崗攝
彝良是羅炳輝將軍的故鄉,在“紅色印記云嶺強音”采訪活動中,記者不僅看到了彝良小草壩旅游景區的幽美,還看到了當地農民在小草壩山頭種植天麻的熱火場景。而彝良縣今年僅天麻一項產值就可達4億元以上。
彝良縣小草壩是一個待開發的山箐景區,瀑布眾多,森林幽深,四周山頭種植出的天麻個大、肥厚、飽滿、半透明,質實無空心,品質優良,是昭通天麻的代表,也是云南天麻的代表,素有“云天麻”之稱。實踐證明小草壩是天麻生長的最適宜區,無論是這里野生的還是仿野生栽培的天麻,其內在質量堪稱世界第一。
以前,彝良縣小草壩天麻由于種植亂、市場亂、天麻的培養菌“兩菌”實用技術不成熟,科技種植水平低,許多天麻種植戶成本都無法回收,還處于最粗放的生產和經營狀態。昭通市隨后把天麻產業列為全市“十二五”兩大重點扶持的優勢特色產業之一,決定把昭通天麻打造為中國“馳名商標”。經過多年的種植實踐,目前“兩菌”技術已成熟,天麻價格高,市場前景好,各種條件基本具備。今年,彝良縣立足資源優勢,將實施2萬畝天麻種植,其中高規格建好1萬畝200萬塘天麻基地樣板,預計可實現天麻產值4億元以上。
彝良縣根據全縣菌材資源、“兩菌”及麻種情況,堅持以天麻種植大戶為基礎,天麻協會為紐帶,“兩菌”適用技術推廣為核心,采取“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產業模式發展天麻產業,重點在以小草壩為中心的40公里范圍內的最適應區,規劃10萬畝天麻種植,分5年組織實施。為做到可持續發展,還大力開展天麻菌材林建設,今年規劃建設天麻菌材林10萬畝。縣里將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天麻產業發展的意見,通過加大對天麻產業的扶持和工作力度,培育做大做強做精天麻產業,即培育成為獨具特色的產學研一體化、科工貿一條龍的現代生物產業,力爭到2015年實現15億元以上的天麻產值,2020年達到5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