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溫州市支援青川縣災后恢復重建指揮部入駐青川。兩年多時間已經完成全額資助項目35個,總投資5.75億元;資金補助項目32個,總投資1.23億元。學校、醫院、安居房、公路、客運站等等設施不僅完善,而且標準相當高。可以說溫州已經將青川一鎮兩鄉從滿目瘡痍中帶入到民生設施齊全、人民安居的狀態。
但是僅僅安居是不夠的,讓青川人既安居又樂業才是溫州援建的目標。何以樂業?溫州援建給出的答案是引導、幫助青川各地區建立自己的特色產業,讓青川人靠自家門口的招牌致富。
三鍋鄉:建立特色農畜產業園

但是僅僅安居是不夠的,讓青川人既安居又樂業才是溫州援建的目標。何以樂業?溫州援建給出的答案是引導、幫助青川各地區建立自己的特色產業,讓青川人靠自家門口的招牌致富。
三鍋鄉:建立特色農畜產業園
三鍋鄉地處青川西北部,因鄧艾入川時用三塊巨石支鍋煮飯而得名,全鄉面積180.92平方公里,10000余人。5.12地震給該鄉造成的沉重打擊,用三鍋鄉黨委書記羅義祥的五句話形容:“災后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娛樂基本靠酒,取暖基本靠抖。”羅書記說,援建開展至今讓他最高興的就是當地產業的興起,農民的增收。
與三鍋鄉對口援建的溫州樂清市為了帶動當地的農畜產業發展,在當地投入1400多萬元建立山區農業示范園。種香菇、茶葉,養殖獺兔、山羊。指揮部為帶動當地產業往專業化和技術化發展,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當地人可以將土地租給企業,同時到企業里務工,也可以自己勞作,將農作物通過企業出售,可謂一舉三得。為鼓勵當地農民積極投入特色農產品的種養,樂清援建指揮部出臺了《樂清市支援三鍋鄉農業產業援建補助政策》,政策規定,只要當地農民種養指定品種的作物達到一定量,指揮部就給予現金補助,這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

竇明輝是當地民興村一位種香菇的農戶,他告訴記者,去年一年賣掉5萬袋香菇,毛利在10萬元左右;而在四川唯鴻食品進駐當地后,不僅讓他的香菇打開了銷路,還讓他的香菇產量和價格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至今已經產出香菇16萬袋,收入自然也跟著翻了好幾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