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從深山“土疙瘩”到現代“黃金液”|德江天麻沖向10億級產業勢頭正足


    【發布日期】:2025-09-05  【來源】:記者 陳剛 安慧芳 田勇  【作者】: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核心提示】:9月4日,貴州德江紅品天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年產240萬瓶的“天麻露”自動化生產線正式投產,一顆天麻經精深加工變身即飲“黃金液”,價值提升3倍,三天零售額突破20萬元。依托“藥食同源”政策,德江構建起從100萬平方米種植到麻仁堂天麻露、煥顏露、凍干天麻等10余款新產品的全產業鏈,產值近6億元,帶動2萬農戶增收,向10億級優強產業邁進。

    9月4日,德江縣經濟開發區紅品天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廠房里,一場“變形記”悄然上演。棕色小瓶在自動化生產線上魚貫而行,經過滅菌、灌裝、貼標等工序后,口感鮮甜的天麻露完成出廠。

    誰能想到,這些現代感十足的產品,不久前還是深山里貌不驚人的“土疙瘩”?而且,經過提煉深加工為飲品后,一顆天麻的經濟價值是以前的整整3倍。

    “這精致的小瓶里,濃縮的可都是天麻的精華嘞!”同一時間,德江縣聚德商貿公司的特產專柜前,顧客王女士拿著剛買的天麻露欣喜地說,“以前只有盒裝的塊、莖、片狀天麻,需配合食材才能走上餐桌。現在開瓶即飲,這個創新真不錯!”

    德江,這個有著“天麻之鄉”美譽的黔東北小城,與天麻的緣分源遠流長。早在清朝時期,德江天麻就作為貢品進貢朝廷,被業界譽為“明麻”。2007年,德江天麻還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

    優勢在于這里山高林茂,海拔800至1500米之間的山區,氣候溫潤,土壤富饒,是天麻生長的天然溫床。而且德江產出的天麻個大肥厚,天麻素含量在0.36%至1.3%之間,遠高于0.25%的國家藥典標準。

    然而,過去守著“金疙瘩”,卻難覓“點金術”。“以前我們只有粗加工產品,產業鏈短、附加值低,賣不出好價錢。”一位種植天麻多年的老農道出心聲。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勝勢,成為德江人多年來的心結。

    2023年11月,天麻被正式列入藥食同源目錄,政策東風為這個傳統產業打開新天地。德江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將天麻產業作為全縣重點特色優勢主導產業來抓,按照建示范、育龍頭、延鏈條、創品牌、拓市場的發展思路,縱深推進天麻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28日,德江紅品天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貴州省天然產物研究中心,合作研發的天麻新品發布會啟幕,麻仁堂天麻露、煥顏露、麻小聰等新產品首次亮相就引發廣泛關注。

    短短三天時間,該公司的零售額就突破20萬元,特產專賣店內出現“一天一斷貨”的熱銷場面。“煥顏露只有最后一盒啦。”看著店內人來人往,聚德商貿公司特產專柜店員劉映霞忙著向顧客解釋,并表示馬上聯系廠家送貨。

    “我們投入540萬元,花5個月時間建成的這條生產線。”紅品天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正齊介紹,公司年產能預計可達240萬瓶,三款天麻產品都因帶有增強記憶力,改善睡眠,緩解疲勞等功效而受寵市場。

    如今,德江天麻產業已形成生產、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銷售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全縣常年種植天麻面積穩定在100萬平方米以上,產量2500余噸,產值近6億元,帶動近2萬農戶增收。

    而且,天麻產品也從單一干品發展到天麻酒、天麻面條、天麻飲品、天麻辣椒、凍干天麻等系列產品,全縣已注冊“德江天麻”公共品牌及“貴寶傳奇”“山溝溝”“龍麻”“貴露”等系列商標10余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德江天麻正充分利用“梵凈山珍·健康養生”和“德江天麻”公共品牌優勢,狠抓天麻產業、天麻項目、天麻招商,向著建成10億級優強產業的目標穩步邁進。這條從深山通向外界的產業之路,正越走越寬廣。

    記者手記:

    一顆天麻的蛻變,映照的是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在德江,我們看到了“土疙瘩”變成“黃金液”的奇跡,更看到了產業振興背后的發展智慧。

    政策賦能釋放新活力。藥食同源目錄的放開,讓天麻產業迎來柳暗花明。德江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科學謀劃,為企業創新鋪路搭橋,展現了善作為、敢擔當的執政智慧。

    科技加持點燃新引擎。從粗加工到精深加工,從賣原料到賣產品,540萬元的生產線背后,是科技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生動詮釋。一瓶天麻露,價值翻三倍,正是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的最好證明。

    企業創新開拓新天地。新產品、新包裝、新理念,讓傳統農產品煥發現代氣息,成功叩開消費市場的大門。三天銷售20萬元,“一天一斷貨”的場景,印證著創新供給才能激活需求的市場規律。

    縱觀德江天麻的轉型之路,其實是一條融合發展之路——政策與產業同頻,科技與農業共振,傳統與現代交融。這條路上,有政府引領的遠見,有企業創新的勇氣,更凝結著萬千農戶致富的希望。

    它告訴我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轉化需要找準路徑。唯有以創新為槳,以市場為舟,才能讓更多“土特產”蛻變為“金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抚顺市| 德昌县| 醴陵市| 安化县| 武强县| 永平县| 依安县| 凌云县| 内江市| 太白县| 博野县| 鄄城县| 淮南市| 监利县| 石首市| 岱山县| 新乐市| 壤塘县| 年辖:市辖区| 绥阳县| 蒙自县| 郁南县| 北安市| 泊头市| 阜宁县| 临洮县| 嘉定区| 黄龙县| 方正县| 巫溪县| 灵寿县| 灌云县| 汶川县| 临桂县| 吴川市| 大竹县| 南部县| 合作市| 安塞县|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