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位于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雄山街道寒洞社區的貴州威易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平菇種植基地內,平菇迎來了采摘期。小小平菇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致富菇”。
走進大棚,菌菇的清香撲鼻而來,緊實的菌棒整齊碼放,一朵朵平菇鮮嫩飽滿、長勢喜人,務工群眾穿梭其間忙碌著。“我們每天有20至30名工人參與采摘,平菇生長快,挑選采摘完這個棚區,另外的一個棚區又可以挑選采摘了,大家每天都有活干。”負責帶領務工群眾采收平菇的文興芬高興地說。
新鮮采摘的平菇隨即被運送到清洗區進行清洗,然后搬入保鮮庫等待外銷。“現在每天出菇20噸左右,多的時候50到60噸,采摘期可持續到11月份。”看著剛收獲的平菇,貴州威易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平菇基地負責人易永紅高興地說,得益于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加上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加持,在這里種植的平菇產量穩定,每個菌棒生長期內可采摘2至3斤平菇,品質上乘,深受市場青睞。目前主要銷往省內和上海、廣州、湖南、湖北等地。
在不遠處的菌棒加工區,機械轟鳴,60余名務工群眾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忙著拌料、裝袋、滅菌。在自動化設備的高效運作下,各種優質混合物料被快速裝袋封口,生產出來的菌棒隨即送往菌種大棚整齊排列,等待接種;另一邊的菌棒接種區,工人們兩人一組,打孔、接種、覆膜一氣呵成,場面熱火朝天。
產業發展,群眾受益。公司吸納了不少周邊群眾進基地務工,大家顧家賺錢兩不誤,腰包越來越鼓。
務工群眾馬檢說:“我來基地干活三個月了,每個月工資有5000元左右,在這里離家近,既可以照顧老人孩子,又可掙點零用錢,感覺還是挺好的。”
小平菇,大產業。去年,貴州威易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入駐后,以每畝800元的價格流轉群眾土地680畝,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分期建設1220個標準化大棚發展平菇種植,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去年11月份進場后,我們加班加點建設菇棚,目前已建設完成標準化大棚1000座,出菇的有400多個大棚,剩下的200多個大棚預計7月10日前全部建設完成。”易永紅介紹,基地建立后,提供就業崗位600至700個,目前已吸納300余名群眾就近務工實現增收,小小平菇穩穩撐起群眾的“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