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為市福渡鎮黃金壩村立足資源稟賦,創新發展思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通過盤活土地資源、整合產業發展、聚焦強村富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振興之路。
谷雨時節,走進黃金壩村,在種糧大戶周勇家的稻蝦田里,工人們正忙著扒草,為水稻種植做準備。今年周勇從村里流轉了180多畝的土地進行稻蝦共養。如今黃金壩村打造的高標準農田讓他的種養成本下降,稻蝦產量逐年提升。
“高標準農田建設之后,田塊配合水渠建設,還有路的建設,方便了我們大型農機的作業,對今年的稻蝦產業我們很有信心。”周勇說。
稻蝦產業是黃金壩村的一塊金字招牌。自2021年開始,村里通過盤活土地資源,讓“巴掌田”變“標準地”,累計投資1500余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5000余畝,引進龍頭企業陵海農業,建成“稻蝦共作智慧云平臺”,實時采集和處理水體環境、農業病蟲害數據,以科技賦能“智慧農業”,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發展壯大。
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黑木耳正茁壯成長。在村里的食用菌產業園智能化大棚內,食用菌產業正以“多點開花”的態勢蓬勃發展。項目負責人介紹,他們的菌菇產業將充分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菌菇種植中來。
“提供種子技術,包括后續銷售支持,帶動黃金壩村周邊的農戶跟我們一起發展菌菇產業,助推鄉村振興。”有機地標(銅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呂長春說。
黃金壩村先后建設3個省級和美鄉村,同時結合人居環境整治,落實和美鄉村長效管護機制。依托豐富水資源,積極打造“徽風皖韻 無為小崗”黃金壩村特色名片。讓一個個小村莊成為周邊市民休閑放松的“打卡點”。
目前,黃金壩村正結合和美、宜居鄉村建設,把握“十里黃金灣 有福田園地”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契機,深度挖掘農耕文化,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通過舉辦小龍蝦垂釣主題活動,吸引游客前來“打卡”近萬人次。2024年,黃金壩村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9.77萬元,相較2020年增長了約24.5倍。村域內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帶動群眾就業700人次,人均增收1500元,真正實現村集體、群眾“雙增收”。先后榮獲蕪湖市“農村改革示范村”、無為市“村級集體經濟十強村”等榮譽稱號。
“我們將以‘十里黃金灣’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為契機,初步形成養殖垂釣、研學度假、餐飲住宿一體化發展格局。立足黃金壩村資源稟賦,圍繞‘稻蝦生態種養’等優勢產業,盤活集體低效資源,提升運營效益,實踐出一條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雙豐收的社會化服務新路徑。”福渡鎮黃金壩村黨總支書記魯少俊說。(王洋 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