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總投資達1億元的浙閩贛食用菌交易中心在龍泉市正式落成開業。龍泉市市委書記趙建林告訴筆者,浙閩贛是全國食用菌的主產區,而龍泉市位于浙閩贛三省的交界中心地帶,地理優勢得天獨厚。“中心的投入使用,為浙閩贛三省的食用菌產品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將為提升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據介紹,浙閩贛食用菌交易中心年交易量將達1.6萬噸,年交易額在8億元以上,是浙閩贛三省經營規模最大、貨物容量最大、年交易量最大的食用菌交易市場。
龍泉市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發源地,食用菌是當地支柱產業,2008年,龍泉市食用菌年產值達到3.7億元,生產基地標準化率達21.3%,走在全國前列。與此同時,一鄉一品的特色逐漸形成。如安仁成為國內最大的黑木耳菌種集散中心,龍南鄉建成華東地區高山反季節夏菇最大生產基地,巖樟、寶溪的靈芝美名遠揚。
不僅如此,工廠化金針菇、白靈菇、秀珍菇、大球蓋菇等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草腐菌類已開發成功,國鏡藥業、佳寶公司對靈芝及靈芝破壁孢子粉深度開發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嘗嘗,味道鮮嗎?”在龍泉市雙益菇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公司總經理葉圣益拿出一包半成品的金針菇,一邊先往嘴巴里送,一邊介紹說,“就這樣生吃,味道也是很鮮美的,出廠價每公斤就達到16元呢。”去年,該公司與浙大合作,探索出了食用菌、肉牛、蘑菇、蚯蚓、石蛙、有機肥這一循環經濟體系,使食用菌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