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優選良種賦能春耕,羊肚菌高效栽培技術交流暨新品種發布會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成功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多名專家學者走進田間地頭,就羊肚菌產業發展、種業新品種推廣、栽培對碳氮營養需求、產業加工現狀與趨勢、菌種經營服務模式及產品營銷等內容作了技術交流分享,助力通江縣“菌糧輪作”新模式。
據了解,羊肚菌高效栽培技術交流暨新品種發布會由四川省食用菌協會主辦,搭建信息平臺、開展技術共享、達成交流合作,通過聚焦羊肚菌高效栽培技術難點突破、新品種選育成果展示、產業化生產加工及應用等方面,推動通江縣食用菌產業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與會專家學者現場參觀了通江縣新場鎮紅巖村、通江縣廣納鎮佛駒山村等地的羊肚菌種植基地,深入了解羊肚菌新品種川六妹4號(金地A6)的種植效益以及輪作模式,該品種羊肚菌測產結果創省內新高(899.5 kg/畝)。
近年來,通江縣堅持把“兩耳一菇一菌”(通江銀耳、青岡段木黑木耳、香菇、羊肚菌)食用菌產業作為農業特色主導產業來抓,目前全縣羊肚菌種植面積已突破8000余畝,預計年產干品達55萬斤,年產值達2.75億元,羊肚菌產業逐步成為通江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也由此走出了一條“通江銀耳+羊肚菌”雙核驅動的百億級特色農業發展之路。
通江縣依托高效栽培技術交流會破解羊肚菌產業技術難點,通過“菌+糧”“菌+菜”“菌+藥”輪作套種,提升土地復合效益,統籌春耕期間的菌棚整理、菌種培育與糧食作物播種時序,實現“菌田管理”與“糧田耕作”的時空互補,為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雙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