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我不懈的追求,發展是我不變的態度,共享是我堅定的信念。發展食用菌產業,帶動更多百姓增收致富,讓菌類產品豐富百姓餐桌,助推鄉村振興。”這是寶豐縣弘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曼永峰常說的話。
近年來,曼永峰致力于食用菌產業研發與推廣,憑借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前瞻的戰略思維和卓越的專業技術,為產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勇當農業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2017年,曼永峰在寶豐縣珍稀菌產業園成立了弘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集食用菌科研、育種、生產等于一體,擁有10000平方米的高標準食用菌菌種生產工廠、食用菌液體菌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博士科研工作站,建設有3個食用菌生產基地、3600平方米冷凍冷藏庫、食用菌精深加工廠等。公司按照食用菌工廠化、周年化設計理念,引進國內先進設備,從菌種研發、菌棒生產、菌種培育等,形成了集約化、智能化、無污染的循環發展模式。
多年來,在曼永峰的帶領下,公司堅持依靠科技走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精品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突出“基地規模標準化、設施栽培精品化、加工產品深度化、經營貿易品牌化”的產業發展理念,實現了食用菌產業由低技術、低效益向高科技、高效益轉化,由分散型、作坊型向規模化、工廠化發展的產業目標,建成獨具特色、規模經營、高效益的省級食用菌龍頭企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子,為產業發展開啟了鄉村振興新模式。
勇當產學研協同攻關的踐行者
近年來,曼永峰準確把握農民需求和市場變化,對產業科技前沿和方向有著準確的判斷,及時調整研發方向,確保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為更好地推廣珍稀菌種植,曼永峰帶領團隊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通過在寶豐縣召開的全國珍稀菌高質量發展大會,交流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理念,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羊肚菌航天育種試驗基地;與河南大學、河南城建學院等院校合作,共同開展珍稀菌育、繁、推,珍稀菌的提取、萃取菌菇多肽多糖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推動了農業產業的科技進步,還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同時,曼永峰還創新管理模式,建立了政府引領、公司主體、村合作入股、群眾參與、基地回收的“五統一”模式,為推動珍稀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目前,寶豐縣弘亞食用菌公司申請國家專利26項,10個產品被認證為綠色產品,寶豐羊肚菌、寶豐赤松茸被農業農村部認證為全國“名特優新”特色農產品。曼永峰個人先后獲中國科協科普專家、河南省食用菌產業創新人物、平頂山市脫貧攻堅鷹城榜樣、寶豐縣“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寶豐縣也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原食用菌生產強縣”“全國珍稀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寶豐珍稀菌品牌已享譽國內。
勇當農業產業發展的服務者
為了食用菌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曼永峰與科研人員主動深入基層,探索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創新實施瓜菜菌輪作模式、菇糧間作模式、一網三膜種植模式等,實現菌糧互補、糧經雙收。他還積極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傳幫帶”的方式,把培訓班辦到群眾的家門口、田間地頭,無償為群眾提供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培養了一大批能獨當一面的食用菌生產、種植管理人員。
同時,曼永峰多次組織舉辦寶豐縣食用菌專項培訓班和現場觀摩會,牽頭組織10余場市縣級行業協會技術交流活動,5次協辦全省“四優四化”食用菌專項培訓會及大球蓋菇、羊肚菌現場觀摩會。他還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和規劃編制工作,為當地政府提供寶貴的決策參考,讓小小的食用菌變成了老百姓的“致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