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漸濃,在貴州省國有扎佐林場六屯分場,卻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參天聳立的松樹、柏樹底下,50余名村民正冒著蒙蒙細雨,搶在雪凝之前,忙著為2700畝林下赤松茸搭建白色的越冬小拱篷。
今年,修文縣六屯鎮的貴州菌王府農業觀光園牽手貴州華宇天晨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雙方分別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共同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他們與省國有扎佐林場簽訂租賃協議,租賃3000余畝林場,首季種植赤松茸。
下半年以來,這一片林地時常有上百名村民在里面勞作,清除雜草、堆運基料、起壟、接種、覆土、覆膜、搭建小拱篷。經過前期一系列工序,目前已先后種下赤松茸2700畝。赤松茸出菇后,預計畝產在6000斤以上。
“赤松茸生長周期在45天左右,種得早的一批,可能再過一個星期就能出菇,每天出菇一萬斤左右,可以持續到明年三月份。赤松茸采收結束,我們就改種靈芝。3000多畝林地,一年下來,食用菌產值預計在3000萬元左右。”貴州華宇天晨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祖斌憧憬道。
據悉,赤松茸是一種中低溫草腐菌,適宜在深山林區低溫濕潤環境下生長,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不容易存活。如果露天培育,需要搭建遮陽網。利用林下腐質土壤培育,成本低,菌菇品質相對更好,更接近野生菌口味。
修文縣六屯鎮一帶林地資源豐富,其中,省國有扎佐林場六屯分場就有23000余畝林地,海拔在1400米以上,適合發展錯季節食用菌。來年,林下赤松茸試種成功后,兩家產業主體打算進一步做大產業“蛋糕”,開發更多林下“聚寶盆”,發展各類食用菌10000畝以上。
“貴州省森林人家”——貴州菌王府農業觀光園成立于2017年,這兩年圍繞食用菌產業,通過農旅結合,每年前來觀光采菌、旅居度假、品嘗“全菌宴”的省內外游客有近萬人次。當地林下食用菌產業的壯大,有望為觀光園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明年的話,我們修文六屯林場,林下業態會更豐富,除了有赤松茸,還會有羊肚菌、靈芝、紅托竹蓀等一系列原生態高端食用菌。”貴州菌王府農業觀光園負責人簡榮說,“下一步,我們打算繼續推進農旅融合,在農副產品粗加工、精加工方面下功夫,持續打造好‘全菌宴’品牌,打造集種植、餐飲、深加工、觀光、研學、旅居為一體的示范基地,帶動更多村民就近創業、就業。“
據了解,今年,修文縣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推廣“集中出棒、分散出菇”的發展模式。截至目前,全縣有食用菌種植企業14家、合作社2家、家庭農場3家、大戶4戶,主要發展平菇、香菇、黑木耳、赤松茸、紅托竹蓀、羊肚菌等。截至11月底,全縣完成食用菌種植2742萬棒,產量5198噸。下一步,修文縣將繼續探索“林菌”“林菜”“林藥”模式,不斷做大做強林下經濟,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