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將種子和菌絲充分揉散,進入大棚播種菌種,一定要將菌種均勻撒開,后面才會有一個好收成……”近日,在里山街道白洋村的村集體種植基地里,技術人員向工人們傳授種植羊肚菌的相關知識,十余名工人分工協作,揉散菌種、播撒菌種、覆土灑水,現場一派農忙景象。
羊肚菌作為一種珍稀食用菌,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鮮美的口感,被譽為“素中之葷”“菌中之王”。人工培育的羊肚菌種植周期短、效益高、見效快、市場前景廣闊,深受市場青睞。在冬閑的大棚里種植羊肚菌,收獲羊肚菌后又可種植其他蔬菜,實現一棚多收,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持續增加,閑置資源不斷“生金”,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據了解,里山街道白洋村的種植基地前期以種植蔬菜等傳統農作物為主,成本高利潤低,除了能帶動周邊群眾務工增加收入外,很難為村集體創造利益。為打破這一窘境、破解產業發展難的問題,村“兩委”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外出考察學習,一邊采取村集體+大戶的運營模式共同試種植羊肚菌10余畝,一邊直接出租14個大棚給大戶個人進行種植,確保在帶動周邊村民務工增收的同時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為激發村級發展內生動力,里山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緊緊圍繞“發展特色產業”布局,按照“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規模化發展黃精種植、油菜制種、毛竹加工、黑木耳種植等產業,形成產業“造血”賦能鄉村振興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