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走進靈璧楊疃鎮食用菌生產基地,乳白色光源的照射下,一簇簇雙孢菇層層疊疊,從培養基中探出腦袋。
“我們有三棟菇房,日產60噸蘑菇,年產雙孢菇兩萬噸,年產值1.8億元;向東南亞一些國家年出口基料約兩萬噸,營業額在2500萬元左右。”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亞煜算了筆經濟賬。
楊疃鎮食用菌生產示范區占地360畝,完成投資3億元,已建成68間國內外先進智能溫控工廠化菇房,種植面積共計7萬平方米,建成9條一次發酵隧道和33條二三次發酵隧道。滿產后約年產2萬噸雙孢菇、8萬噸基料,設計產能位居全國第三。
近年來,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楊疃鎮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依托自身豐富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通過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逐步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食用菌產業正煥發出鄉村振興新“蘑”力。
農民增收 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鄉村產業發展的落腳點還是農民增收。
靈璧縣在招大引強的同時,引導龍頭企業在保證自用的基礎上,為菌農提供商品發酵基料,采取“龍頭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發展模式,實現小農戶與食用菌產業有機銜接。
在楊疃鎮食用菌生產基地,一排排現代化的菇房整齊排列,菇房內,一朵朵雙孢菇正茁壯成長。這些雙孢菇不僅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農產品,更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楊疃鎮食用菌產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來,便致力于食用菌的種植、加工和技術推廣。公司建設的68間智能溫控工廠化菇房,采用國內外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設備,實現了食用菌的工廠化、規模化生產。目前,公司已建成9條一次發酵隧道和33條二三次發酵隧道,滿產后約年產2萬噸雙孢菇、8萬噸基料,設計產能位居全國第三。
在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帶動下,當地農民積極參與食用菌種植,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據了解,該公司已穩定帶動450余名當地農民從事采菇、分揀等工作。此外,公司還采取“五統一”合作模式,即統一優良菌種、統一基料供應、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產品標準、統一回收銷售,帶動了全縣17家雙孢菇種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發展,破解了傳統種植勞動強度大、產量低、品質差、銷售難和污染環境的發展瓶頸。
除了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疃鎮還引進了宿州煜鮮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專注于鹿茸菇的工廠化種植。通過政府、企業的共同投資,建成本省內首家鹿茸菇工廠化種植基地。該基地占地面積99畝,建成育菇車間共計28間,預計每天可生產鹿茸菇6萬包,年產值可達1億元,年純利潤可達1800萬元。鹿茸菇的種植同樣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進一步促進了農民增收。
以宿州中煜生物和煜鮮菌業兩家公司為主體,通過帶動農戶發展生產、帶動農戶居家就業、帶動鮮菇市場集聚、帶動人才和產業鏈條,推動項目區聯農帶企協作發展。帶動大戶轉型升級,解決了室外堆漚基料污染環境、發酵不充分、作業環境差等難題;統一優良菌種、統一基料供應、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產品標準、統一回收銷售;提高產品品質,一級菇比例從10%增長到50%,每平方產量增長5公斤,產值提高80%。促進就地就近就業。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基地、加工車間能穩定帶動800余人就業,從事采菇、分揀等工作,人均年工資收入可達5-10萬元。
楊疃鎮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僅讓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還提高了他們的收入水平。通過參與食用菌種植、加工和銷售等環節,農民們獲得了更多的收益來源,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一朵朵食用菌,正成長為推進鄉村振興的“致富傘”。
產業升級 幸福生活繪新景
在楊疃鎮,食用菌產業已經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一朵朵“新鮮出爐”的平菇承載著致富的新希望。平菇在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等環節,可提供很多就業崗位,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我鎮依托食用菌產業解決近千人就近就業的問題,人均年收入達5萬到10萬元,食用菌產業已經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助力我鎮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楊疃鎮鎮長張德龍坦言,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僅為農民增收帶來了新機遇,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該鎮依托優勢自然地理條件,通過引進荷蘭先進設備和智能溫控技術,建成了國內自動化、智能化、機械化水平領先的食用菌鄉村振興示范區。該示范區的建設,不僅推動了產業園食用菌種植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還帶動了周邊鄉村的經濟發展。
在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帶動下,楊疃鎮的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升級。傳統的小麥種植等產業逐漸轉型為食用菌種植等高效農業產業,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包裝、物流等配套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除了經濟效益的提升,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還為楊疃鎮的鄉村治理和生態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楊疃鎮實現了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小麥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被用作食用菌的生產基料,既解決了廢棄物處理問題,又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此外,食用菌種植過程中產生的菌渣還可以用于生產有機肥,實現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據了解,該鎮構建植物、動物、菌物“三物循環”新發展模式。創新引領區的現代化發酵隧道把農作物秸稈和禽畜糞便,通過國際先進的“三次發酵”技術,生產成商品食用菌基料,用于基地和全縣菇農食用菌生產,菌渣用于生產有機肥,有機肥直接還田,構建了生態鏈循環產業鏈,有效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實現了產業綠色轉型發展。
在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引領下,楊疃鎮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莊環境整潔有序,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村民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改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聚鏈成勢 注入發展“新動能”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隨著楊疃鎮食用菌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該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支柱。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促進了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在食用菌種植環節,楊疃鎮已經形成了以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宿州煜鮮菌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種植基地。這些基地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設備,實現了食用菌的工廠化、規模化生產。同時,通過“五統一”合作模式,帶動了周邊農戶的積極參與,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
在食用菌加工環節,楊疃鎮已經建設了完善的加工體系。通過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實現了食用菌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加工后的食用菌產品不僅品質更高、口感更好,還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在食用菌銷售環節,楊疃鎮已經構建了暢通的銷售渠道。通過依托靈璧縣食用菌協會平臺,構建起了屬于自己的銷售網。
如今,靈璧縣食用菌產業園區將數字智能化發展與綠色生產作為發展理念,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工廠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食用菌生產頭部企業,補強加工鏈條,打造全產業鏈,創新完善社會化服務模式,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和循環產業體系不斷升級,實現大企業和小農戶共享發展成果,并形成可復制的典型模式。讓小小食用菌釋放“大產業、好產業”效應,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