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江菌谷產業高質量發展暨2024第八屆全國羊肚菌大會”于2024年3月14日至16日在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隆重舉行。在此次會議期間,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劉傳會教授在湖北省食用菌協會2024年年會上發表了關于“食用菌及制品跨境電商平臺出口情況分析”的深刻報告。報告深入剖析了食用菌及制品的出口現狀、跨境電商平臺的銷售現狀、面臨的出口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現已躍居全球生產大國之列,涵蓋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針菇等六十余種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劉傳會教授講到。
2023年的市場調研顯示,我國食用菌及制品的出口額呈現快速增長,出口地域廣泛,尤以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為主要市場。湖北省的食用菌產業尤為突出,作為該省第一大出口農產品,去年出口額超過百億元,其中超過四成的份額來自于食用菌及其制品,連續三年占據農產品出口的半壁江山。以隨州市為例,當地的食用菌企業通過不斷創新和升級產品,成功開拓了海外市場,隨州香菇的年種植量、從業人數及年產值均達到顯著水平。
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食用菌及制品也展現出了強勁的出口增長勢頭。劉傳會教授指出,在B端平臺,食用菌及制品主要以干貨原食材、袋裝、罐裝食品的形式進行批發銷售,雖然成交數量相對較少,但成交額卻頗為可觀。而在C端平臺,主要集中在深加工產品的批發銷售,如香菇醬、香菇粉等,成交數量高,但成交額較小。
劉教授以B端的上海德添農產品有限公司和C端的浙江百興食品有限公司為例,深入剖析了它們在跨境電商平臺上的成功經驗。上海德添投入巨大,起點高;通過購買廣告位、注重內容營銷等方式提升曝光率和點擊率;產品品類齊全,打造了多個爆品、優品;打造5星店鋪,0差評口碑,口碑優良,復購率高;服務反應及時;打造“包裝一次觸摸”及冷鏈運輸保障產品包裝運輸安全。而浙江百興則早早布局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海外倉,協調物流,采用多種營銷方式,產品豐富且深加工制品居多,銷售渠道多樣化。
然而,劉傳會教授也指出了食用菌及制品在跨境電商出口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品牌認知度不足、營銷和推廣策略缺失、質量標準與監管挑戰、文化與消費習慣差異、物流限制、政策和法律法規制約、售后服務不完善以及關稅和貿易壁壘等。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劉傳會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首先,針對不同國家的偏好和消費習慣,企業需進行產品調整和定位,制定差異化的營銷策略。其次,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是降低質量風險的關鍵。企業應深入了解并嚴格遵守目標市場的質量標準,確保產品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同時,加強供應鏈管理和原材料采購的監管,確保產品從源頭到終端的品質穩定。此外,組建并培訓專業的客服銷售團隊至關重要。這些團隊能夠提升響應速度和效率,增強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招聘并培訓專業的平臺運營人員也是提升跨境電商平臺運營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物流方面,企業應準備好專業的物流解決方案。采用海外倉模式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縮短運輸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最后,海外商標注冊和品牌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商標注冊和維權,企業可以保護自身權益,避免侵權和假冒產品的出現。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健康飲食意識的提升,食用菌及制品的跨境電商出口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食用菌產業應繼續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據悉,本次會議由襄陽市人民政府、中國菌物學會、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共宜城市委、宜城市人民政府、襄陽市農業農村局、湖北省食用菌協會、中國菌物學會羊肚菌產業分會、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易菇網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