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菌物學科教學及科普研討會于2023年在山東濟南圓滿舉行,會上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作紅教授在報告環節做了題為“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的”湖南經驗”“的分享。圍繞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情況、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的”湖南經驗”以及所在團隊開展的相關工作情況進行了匯報。
”2010-2020年蘑菇中毒省份分布前5位分別是云南、湖南、貴州、四川和江西。”陳作紅教授表示,該期間,全國食源性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共報告10036起蘑菇中毒事件,38676人中毒,死亡788人,高發地區主要是西南和華中地區。
“根據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023年期間,蘑菇中毒事件最多的是2020年的575起,其次是17年的324起和18年的289起,其中,17年死亡人數最多,為31人。”
基于湖南省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嚴重性,近年來(2021-)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視,為了落實精準防控,減少中毒事件發生數,降低死亡率,省政府各部門聯合行動,創新性建立了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綜合防控機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有力措施,積極推進風險分級和聯防聯控形成了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策略。相關措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機制強體系建設,做到有組織、有措施、有目標、有考核;二是重預警強風險交流,采用平戰結合、城鄉結合、家校結合、疏堵結合“四結合”的方式,通過各種形式和新媒體進行多渠道的毒蘑菇科普宣傳;三是重救治強醫防融合,體現在“四早”:即早發現、早篩查、早鑒定、早治療。通過上述一系列的舉措,2017-2023年湖南省蘑菇中毒事件數、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和病死率的變化明顯,效果顯著。
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的“湖南經驗”創新之處體現在哪呢?陳作紅教授表示,首先率先創建了由政府各部門組成的并可具體實施的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聯防聯控、部門協作的綜合防控機制;其次是在全國首創推出野生蘑菇中毒風險分級,制定《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風險分級綜合防控工作指南》和《湖南毒蘑菇中毒風險分級動態調整辦法(試行)》 ,并制定了全國首個《野生蘑菇中毒診療規范》;此外,還采取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良好效果的得力措施,如每年的5?17野生蘑菇中毒宣傳日、湖南衛視天氣預報節目播放野生蘑菇中毒指數等。
報告最后,陳作紅教授介紹了自己以及團隊在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防控中做的工作,包括參與相關政策法規和中毒臨床診治方案的制定、毒蘑菇物種鑒定、毒素檢測和中毒治療指導、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等,為湖南省以及我國的毒蘑菇中毒防控做了大量工作。
本次會議由山東師范大學、中國菌物學會主辦,由中國菌物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中國菌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易菇網承辦,更多報告內容請關注蘑菇通!
蘑菇通網址:https://www.mogu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