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塔峪鎮是該市的菜籃子基地,多年來,塔峪鎮以打造現代化農業產業示范園區為目標,以集體經濟引導個體經濟,以“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工作思路,培育發展了食用菌、蔬菜、花卉等農業特色產業,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百姓增收致富。
走進塔峪鎮山城子村種植戶畢研學的香菇大棚,一支支菌棒整齊排列,菌肉飽滿,長勢喜人。今年50歲的畢研學彎著腰,一邊翻看菌棒,一邊笑著說:“這茬香菇長勢好,再過一個月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過去種玉米,收入不高,2008年在村里的帶動下,我開始種植香菇。”據畢研學介紹,目前,自家已有香菇種植大棚4棟,年產值近12萬元。“種香菇投資少、效益好,靠著這個產業,我們家生活條件改善了,還給孩子在城里買了房子,日子越過越精彩。”
如今在山城子村,有近30戶村民開展食用菌種植,還有許多依托村集體經濟,擺脫貧困的農民。據山城子村黨支部書記李月介紹,該村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栽培香菇,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2019年為了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在充分考慮地區實際的基礎上,山城子村大力發展食用菌特色產業,建設培育香菇種植基地。
其間,村黨支部積極建設配套設施,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建設了4棟長度達110米的溫室大棚,并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向上爭取一系列惠農益農政策支持,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實現規模化種植。
同時,為培育優良菌種,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食用菌,山城子村積極到其他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并邀請食用菌種植栽培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設施大棚,現場為種植戶講解香菇培育、種植、管理等技術,為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此外,為開拓銷售市場,山城子村與撫順市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對接,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提升了種植效益。
“目前,這4棟溫室大棚共種植香菇10萬段,一個種植季能為全村帶來40多萬元的收入,吸納40多名村民就業,平均工資可達2000元,讓村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我們將繼續做好整個栽培過程中的管理工作,確保今年的香菇能夠繼續有個好產量,讓村集體產業持續做大做強”。李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