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中午時分,在冊亨縣秧壩鎮秧壩村壩岳組,村民岑廷廣正在田里采收黑木耳。
采著采著,太陽從濃霧中露出頭來,岑廷廣再看看放在菌棒上的溫度計?!?4度,可以淋水了?!敝灰娽V快步走到河邊,打開閥門,田間瞬間下起“雨”來,陽光照射下,水汽在擺滿白色菌棒的田野上空形成兩條彩虹,別有一番風景。
“目前正在采收第一茬木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采‘腳耳’?!币娪浾邅碓L,岑廷廣介紹起自己種植黑木耳的經歷。岑廷廣說,看到這兩年種黑木耳的人都掙了錢,今年他也投了七八萬塊錢,租下5畝地,種了31000棒黑木耳,第一茬木耳采摘已進入尾聲?!皻鉁睾线m就多澆水,水分足的話很快第二茬就長出來了。”岑廷廣期待著采收第二、第三茬品質較高的黑木耳。
菌藥開出“致富花”,群眾走上小康路。今年以來,冊亨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大力推進山地特色農業提質增效,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菌藥產業,全縣累計完成林下菌藥種植4.17萬畝,其中食用菌1.21萬畝,中藥材2.96萬畝,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
在冊亨,食用菌種植品種主要以黑木耳和靈芝為主,羊肚菌和香菇為輔,種植地點主要分布在秧壩鎮、丫他鎮、弼佑鎮、冗渡鎮、坡妹鎮、者樓街道等地。
同在秧壩鎮,昂濤村八信組黑木耳種植基地里,該村黨支部書記范應能也正在給成片的菌棒澆水?!斑@個溫度正適合澆水。”范應能說,種植黑木耳,澆水也有學問,氣溫低于12攝氏度或是高于27攝氏度是不能澆水的。
據范應能介紹,他種黑木耳已有3個年頭,今年種了20來畝,第一批“腳耳”采得2000斤左右的鮮貨,晾曬完后可得200多斤的干貨?!叭ツ甏汗澢案韶涃u到了40塊錢一斤,今年應該也能賣這個價?!睆姆稇艿脑捳Z間便能聽出,他非常看好年前這一波市場行情。
秧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錢秀民介紹,經過前兩年的示范推廣,覃國勝、岑南金、王豐成等人通過種植黑木耳搞到錢了,今年很多村民都是自己種,截至目前全鎮種植黑木耳的本地人有16戶,加上外面老板投資種的,今年全鎮種植黑木耳有400畝左右?!把韷蔚暮谀径a業正在從激發老百姓自主種植的內生動力?!卞X秀民說道。
林下種菌藥,宜菌則種菌,宜藥則種藥。在雙江鎮平華村、坡妹鎮巖云村等地,艾納香、天門冬、板藍根等中藥材長勢喜人。
“挖到一株大的,這株可能有個七八斤?!?2月21日,在雙江鎮平華村,當地群眾正在芒果林中揮舞鋤頭,將種下兩年有余的天門冬中藥材挖出。60歲的王明權將他挖到的天門冬向伙伴展示。
“我在公司干了兩年的活了,自從公司到村里搞起了中藥材產業,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干。像我們這把年紀,一個月有3000塊左右的收入,已經很不錯了。”說起產業發展給村民帶來的好處,王明權如數家珍。
在雙江鎮八望村,51歲的王豐玉看著兩個月前剛采收完的艾納香又長出了青綠的新葉,心想到明年3月又可以采收一次了。去年7月,看中艾納香市場行情的他投入20余萬元,流轉土地種了150畝中草藥艾納香,今年9月至10月實現第一次采收,制成艾粉出售,獲得收益10多萬元。
“這東西雨水好它就長得好,按這個長勢發展下去,明年3月份又可以采收一次了?!蓖踟S玉說,艾納香種一次可管10年,去年投下去的本錢今年就掙回來一半,今年他又流轉了40畝地,準備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在我們村,今年種艾納香獲得收益的就有11戶,現在五六十戶人家都在整地,準備來種艾納香了?!蓖踟S玉介紹道。
“我們充分借助貴州中醫藥大學和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鼎力幫扶的機遇,探索發展艾納香、天門冬、黃精、大果木姜等中藥材產業,以平華村為核心,沿北盤江打造‘百里藥谷’,讓中藥材產業惠及更多群眾?!彪p江鎮黨委書記王光福介紹道。
“為帶動菌藥產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全縣引進了10家菌藥企業,扶持和成立林下菌(藥)專業合作社6個,通過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方式,帶動全縣林下菌藥產業發展?!睋院嗫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成棟介紹,2022年,全縣建成靈芝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3000畝,在雙江鎮建成中藥材基地10000畝,在坡妹鎮建成板藍根基地2000畝。菌藥產業累計帶動群眾務工30394人次。菌藥產業已成為冊亨縣增加農民就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重要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