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激動,也很意外。”得知團隊報送的項目獲得二等獎時,成都同步新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中心主任孟勝笑得很開心。在首屆數字鄉村創新設計大賽中,他帶領團隊打造的項目《同步數字農業云——智慧食用菌實踐》獲得二等獎。
“我們認為中國農業目前處于‘換擋升級’期,經驗農業正向科技農業方向轉型,從體力到科技,從經驗到數據。”孟勝表示,“智慧食用菌實踐”就是他們在科技農業上的探索。
參賽既是學習也是檢驗
在首屆數字鄉村創新設計大賽啟動后不久,孟勝就從合作伙伴那里得知,當即決定參賽,對孟勝而言,參加此次大賽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公司數字鄉村業務的檢驗。
“公司從2014年左右,就開始做很多涉農的項目,在數字鄉村領域應該說有一定心得。”孟勝表示,在2018年,因為項目原因經常深入農村,這一過程中發現鄉村有很多數字應用方面的需求。
此后兩年,公司連續完成多個數字鄉村領域的重要項目。在2020年,公司決定深入擴展數字鄉村領域的業務。于是,在孟勝的帶領下成立了創新中心,專門做涉及鄉村領域的數字應用項目。公司此次獲獎的作品,就是創新中心正在推進的重點項目之一。
孟勝介紹,該項目是利用“農業物聯網+視頻+農業AI”,做好食用菌生產的數字化“體檢”,結合科研專家和本地專家的食用菌“生長模型”形成農事管理月歷,做好農事生產的指導和建議。
“目前,該項目已在德陽什邡湔氐鎮龍泉村黃木耳種植上進行試驗,效果很明顯。”孟勝介紹,該系統可以監測黃木耳的溫度、光照、水量、肥料等數值,某項數據異常系統就會將指令反饋到農戶手機上。以此降低食用菌生產風險,減少工作量,提高品質。“接下來會進行廣泛推廣,并拓展到其他種植物上。”
農業需要低成本能落地的項目
得知食用菌項目獲得二等獎時,孟勝和團隊都很意外,“我覺得這個項目并沒有多么高大上,能入圍就不錯了。”但隨后,孟勝又覺得農業確實不需要太高大上的東西,農業需要的是低成本能落地的項目,這可能就是項目能獲獎的原因之一。
孟勝認為,中國農業正在經歷變革,從“經驗+體力”逐漸轉變為“規模+科技”的新型家庭農場模式,“新農人”亟需科技賦能。目前創新中心正朝鄉村治理、科技助農、融合電商三個板塊發力,數字鄉村屬于科技助農的一個部分。
在孟勝看來,中國農業一定要從經驗農業向科技農業轉型,要向產業化、規模化轉變,這叫“升級”。第二則是要“換擋”,老一輩的農人經驗非常豐富,但年輕一輩的新農人更相信科技的手段,因此從經驗到數據是一種換擋。有了“升級換擋”,農業才能更快實現穩產高產,以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這個時候必須要有科技手段協助,才能助推農業數字化發展,所以我們認為現在是一個風口,公司現在也在加大這個領域的投入。”孟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