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拉巴鄉南列村迎來了茯苓的豐收時節。在松樹地里,隨處可見農戶采收的忙碌身影。
沿著樹根挖開一個個小土堆,取出埋在里面的袋料,經過農戶的簡單處理后,袋子里的新鮮茯苓破土而出,地里堆放著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的松茯苓,再經過搬運,送入當地的收購點進行出售。
茯苓為生長在松樹根部的寄生真菌,又稱松茯苓、茯靈,廣泛應用于醫藥和保健領域,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有止口焦舌干、鎮靜養神、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一直被人們視作珍品,因此,發展茯苓產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瀾滄縣拉巴鄉南列村2022年種植780畝茯苓,主要采用的是樹樁和段木兩種種植方式。樹樁種植部分是在經當地林業部門審批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后采伐的林地樹樁上種植;段木種植部分是農戶經過向林業部門報備購買木樁在林地進行種植。
據采訪農戶了解到,當年種植的茯苓因生長程度不同,自當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9月份分為三批才能完成采收。第一批采收的松茯苓畝產可達1噸左右,畝產值可達8500元。全村第一批預計共有260噸左右的產量,按照目前每公斤7-9元計算,產值可以達到182萬元至234萬元。松茯苓種植產業不僅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彈性就業崗位,而且也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
湖南靖州華億茯苓科技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表示:“從10月8日來到南列村收購茯苓,到目前總的收購產量已達100多噸,每天這里交易量在10噸左右,這個產量根據目前的行情也能取得很好的效益。”
南列村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稟賦,將林業管護與群眾增收相結合,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群眾共享產業紅利。同時通過種植茯苓,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融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