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貴州省“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加快林下中藥材種植和特色林菌,實施鐵皮石斛、天麻等中藥材規模化種植項目及野生中藥材保育擴繁項目,到2025年,林下中藥材產業種植規模達到450萬畝。貴陽市立足實際,高效利用林地資源,積極探索林下藥菌輪作,白云區靛山村貴州金黔菌業有限公司,大力發展林下天麻和冬蓀種植,喜獲豐收。
近年來,白云區立足資源稟賦,引進貴州金黔菌業有限公司,發展種植天麻(藥食兼用)基地有70畝,得益于優質的自然資源和技術,這里種植出來的天麻產量高、質量好、口感香糯,在市場上深受青睞。基地負責人熊益文介紹,“天麻分多個批次采挖,今年預計采挖30噸左右,剩余的明年繼續采挖,主要銷往云南省彝良縣,均價在30元一斤左右。種植天麻以后,然后再種植冬蓀,林地可以高效利用起來,既減少了投入,又增加了收入,該模式值得推廣。”
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第一大振興,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所在。我們將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產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推動產業振興,通過資金支持、技術支撐、資源整合等舉措,支持中藥材產業經營主體壯大發展,讓企業帶動群眾共同發力發展林下天麻產業,助推特色產業繁榮興旺,增收致富,讓群眾不斷享受到產業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