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人口不到8萬的理塘縣,會涌入近5萬人進山采集蟲草。他們大部分來自理塘縣,也有周邊縣市來的“淘金者”。即便蟲草越來越不好采集,依然有近兩萬人進山,其中最大的產區阿加溝就有上萬人。
萬人營地與日均數百萬元的蟲草交易
理塘縣共有8個蟲草產區,阿加溝最大。這片山谷基礎設施已經“不錯”,營地道路水泥硬化,兩條土公路修上了海拔5000米的山里。蟲草“淘金者”的主營地在一片開闊的山谷里,三面環山,山上覆著的一層淺綠的草甸。
對理塘人來說,蟲草一直是大部分農牧民的主要收入。雖然今年采集蟲草的人不及往年,但阿加溝依然涌進了上萬人。6月8日下午,部分采集者已經下山,營地里尚有數百個帳篷錯落有致地搭建在道路兩邊的草地上,人們都去了山上,整個山谷一片沉靜。只有傍晚六七點的時候,人們才像雪水一樣從山上匯聚下來,這里才變得熱氣騰騰。
上百個蟲草商早已守在路口。下山的蟲草按照不同的規格和等級,在營地里直接交易,最貴的可以賣到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根,便宜的也能低至十來塊錢。
在這個山谷里一個人每天平均采集10多根蟲草,一天總共也有上萬根,按均價三十元一根算,至少也是三百萬的流水。
采蟲草的他們“就像漁民一樣,理塘很多人靠挖蟲草為生”。貢呷洛珠是阿加溝產區的牧民。他原本在縣城的建筑工地打工,但4月底,他從工地回來,跟村里人結伴開進了阿加溝營地。
每天天還沒亮,貢呷洛珠就隨著采集大軍一起散落在茫茫大山里。他的采集點不算遠,但依然要走兩小時。有些采集者要走10多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
在即將爬上埡口的時候,貢呷洛珠找到了一株蟲草,他一聲歡呼。恩珠夫妻倆也湊過來,跟著感嘆,然后看他小心翼翼地采集,取出蟲草,捏在手里仔細端詳。那是一根中上品質的蟲草,可以賣40元以上。
采完蟲草后,貢呷洛珠又把泥土填埋回去,他說這樣明年才有得采。
27歲的貢呷洛珠家里七口人,但只有他一個人上山采蟲草,兩個妹妹還在上學,父母在牧場放牛。山上的艱苦是值得的,他平時在縣城打工,一個月掙三四千元。但采一個多月蟲草,他總共掙了2萬多元。
恩珠夫妻倆也采了兩萬多元,他們把三個年幼的孩子交給親戚看管。在山上,他們每天早上6點走出帳篷,步行兩個小時到達采集點,下午6點下山。他們的背包里帶著水、干糧,中午只能簡單地填飽肚子。運氣好的時候,夫妻倆一天最多可挖30多根蟲草,最少的時候只有三五根。
“高原騎警”為蟲草采挖保駕護航
山上已變成一個大規模的臨時社區,相匹配的是“伴隨式”的管理和服務體系。每年這個時候,理塘縣都會在各個蟲草產區成立數十個臨時黨支部,并組建服務分隊上山,落實法律政策宣傳、矛盾糾紛調解、臨時醫療協助等工作。
擔子最重的是當地警方。理塘縣公安局專門成立蟲草采集管理前線指揮部,由公安局長擔任指揮長。阿加溝作為理塘最大的產區,由公安局副局長擔任警務站負責人。其他產區均由轄區派出所所長負責,鎮村干部也上山坐鎮,強化治安管理和服務工作。
禾尼派出所所長伍金曲批是D產區負責人,轄內包括阿薩溝、森更龍、色根瑪三個采挖點,總共4000多人進山。村子里的人都去了山上,派出所的警力也跟著上山。因為不通公路,每次巡邏只有騎馬,他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高原騎警”。
萬人營地與日均數百萬元的蟲草交易
理塘縣共有8個蟲草產區,阿加溝最大。這片山谷基礎設施已經“不錯”,營地道路水泥硬化,兩條土公路修上了海拔5000米的山里。蟲草“淘金者”的主營地在一片開闊的山谷里,三面環山,山上覆著的一層淺綠的草甸。
對理塘人來說,蟲草一直是大部分農牧民的主要收入。雖然今年采集蟲草的人不及往年,但阿加溝依然涌進了上萬人。6月8日下午,部分采集者已經下山,營地里尚有數百個帳篷錯落有致地搭建在道路兩邊的草地上,人們都去了山上,整個山谷一片沉靜。只有傍晚六七點的時候,人們才像雪水一樣從山上匯聚下來,這里才變得熱氣騰騰。
上百個蟲草商早已守在路口。下山的蟲草按照不同的規格和等級,在營地里直接交易,最貴的可以賣到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根,便宜的也能低至十來塊錢。
在這個山谷里一個人每天平均采集10多根蟲草,一天總共也有上萬根,按均價三十元一根算,至少也是三百萬的流水。
采蟲草的他們“就像漁民一樣,理塘很多人靠挖蟲草為生”。貢呷洛珠是阿加溝產區的牧民。他原本在縣城的建筑工地打工,但4月底,他從工地回來,跟村里人結伴開進了阿加溝營地。
每天天還沒亮,貢呷洛珠就隨著采集大軍一起散落在茫茫大山里。他的采集點不算遠,但依然要走兩小時。有些采集者要走10多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
在即將爬上埡口的時候,貢呷洛珠找到了一株蟲草,他一聲歡呼。恩珠夫妻倆也湊過來,跟著感嘆,然后看他小心翼翼地采集,取出蟲草,捏在手里仔細端詳。那是一根中上品質的蟲草,可以賣40元以上。
采完蟲草后,貢呷洛珠又把泥土填埋回去,他說這樣明年才有得采。
27歲的貢呷洛珠家里七口人,但只有他一個人上山采蟲草,兩個妹妹還在上學,父母在牧場放牛。山上的艱苦是值得的,他平時在縣城打工,一個月掙三四千元。但采一個多月蟲草,他總共掙了2萬多元。
恩珠夫妻倆也采了兩萬多元,他們把三個年幼的孩子交給親戚看管。在山上,他們每天早上6點走出帳篷,步行兩個小時到達采集點,下午6點下山。他們的背包里帶著水、干糧,中午只能簡單地填飽肚子。運氣好的時候,夫妻倆一天最多可挖30多根蟲草,最少的時候只有三五根。
“高原騎警”為蟲草采挖保駕護航
山上已變成一個大規模的臨時社區,相匹配的是“伴隨式”的管理和服務體系。每年這個時候,理塘縣都會在各個蟲草產區成立數十個臨時黨支部,并組建服務分隊上山,落實法律政策宣傳、矛盾糾紛調解、臨時醫療協助等工作。
擔子最重的是當地警方。理塘縣公安局專門成立蟲草采集管理前線指揮部,由公安局長擔任指揮長。阿加溝作為理塘最大的產區,由公安局副局長擔任警務站負責人。其他產區均由轄區派出所所長負責,鎮村干部也上山坐鎮,強化治安管理和服務工作。
禾尼派出所所長伍金曲批是D產區負責人,轄內包括阿薩溝、森更龍、色根瑪三個采挖點,總共4000多人進山。村子里的人都去了山上,派出所的警力也跟著上山。因為不通公路,每次巡邏只有騎馬,他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高原騎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