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黔東南,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近日,記者走進天柱縣竹林鎮棉花村的靈芝種植基地,一袋袋靈芝菌包整齊地排列在溫室大棚里,靜靜地吸收著基質里的養分,等待破土而出。
“這靈芝喜濕,就是要多澆點水。”棚內,有20年靈芝種植經驗的禹云強腳踏一雙桶桶鞋,手拿一把長柄水瓢,一瓢又一瓢往菌包上澆水。
禹云強告訴記者,自己種植的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大靈芝和花靈芝,不久前請了幾十個村民完成了基質準備和接種育苗的工作,現在正處于生長的階段,再過三個月,這些靈芝就能長到一米多。“我們之前種出最大的靈芝直徑能達1.9米,兩個人才抱得動,我們給它取名‘航空母艦’!”禹云強聊起自己種的靈芝時,眼底是掩不住的笑意。
禹云強是湖南懷化人,此前一直在湖南種植靈芝,近幾年才將陣地轉移到了和懷化相鄰的天柱縣。
“這幾年我在這邊種出來的靈芝比在湖南的大了很多。”禹云強說,貴州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合種靈芝,山清水秀沒有污染,而且當地政府很重視靈芝產業,在流轉土地和溫室大棚的搭建上給予了自己很大的幫助,“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種靈芝的信心也更足了。”
據介紹,該靈芝種植基地占地面積約有8畝,今年預計能產900朵左右,根據品相每朵靈芝的收購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只要能種得出,我們就不愁賣。”禹云強說,種出來的靈芝不僅銷往浙江、廣東等省份,還會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海外地區,“今年棚里的靈芝還沒長出來,基本上就被想要收購的老板預定完了,我打算接下來再增加幾畝繼續種植。”
“這靈芝喜濕,就是要多澆點水。”棚內,有20年靈芝種植經驗的禹云強腳踏一雙桶桶鞋,手拿一把長柄水瓢,一瓢又一瓢往菌包上澆水。
禹云強告訴記者,自己種植的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大靈芝和花靈芝,不久前請了幾十個村民完成了基質準備和接種育苗的工作,現在正處于生長的階段,再過三個月,這些靈芝就能長到一米多。“我們之前種出最大的靈芝直徑能達1.9米,兩個人才抱得動,我們給它取名‘航空母艦’!”禹云強聊起自己種的靈芝時,眼底是掩不住的笑意。
禹云強是湖南懷化人,此前一直在湖南種植靈芝,近幾年才將陣地轉移到了和懷化相鄰的天柱縣。
“這幾年我在這邊種出來的靈芝比在湖南的大了很多。”禹云強說,貴州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合種靈芝,山清水秀沒有污染,而且當地政府很重視靈芝產業,在流轉土地和溫室大棚的搭建上給予了自己很大的幫助,“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種靈芝的信心也更足了。”
據介紹,該靈芝種植基地占地面積約有8畝,今年預計能產900朵左右,根據品相每朵靈芝的收購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只要能種得出,我們就不愁賣。”禹云強說,種出來的靈芝不僅銷往浙江、廣東等省份,還會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海外地區,“今年棚里的靈芝還沒長出來,基本上就被想要收購的老板預定完了,我打算接下來再增加幾畝繼續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