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天麻的收獲季節。11月6日,在新寧縣崀山鎮分水村鑫法生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搶抓時節上山采挖天麻,一片繁忙景象。
在海拔1300多米的鑫法生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態天麻種植基地,可以看到,這里森林覆蓋率高,樹木濃密,高高的密林下,雜木叢生,林地間,空氣清新,沁人心脾。山林里,正在忙于采收天麻,只見他們輕輕地用手刨開樹干和腐葉,露出了一個個色澤潔白、均勻碩大的天麻,煞是惹人喜愛。品相極佳的天麻,堆滿了林地間。
據了解,身有殘疾的李爾法參加了殘聯組織的技能培訓,摸索出了一條既能保護生態又能發展天麻種植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立了合作社,承包了山林500多畝,在林下種植天麻、黃金、七葉一枝花等藥材。
新寧縣鑫法生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爾法樂呵呵的說,我現在種植有400多畝的面積,一年產量兩三萬斤左右,銷售不愁,濕的一年能賣出幾萬斤,供不應求。今年的產量大概3萬斤左右,一年的藥材銷售經濟總收入110萬到120萬左右。
由于種植環境較好、豐產性高、藥材質量較好,在市場上深受青睞,在同類產品中享有較高的聲譽,產品供不應求。在合作社帶動下,幫助當地群眾發展種植天麻,為高質量脫貧接續鄉村振興扎牢了產業根基,天麻產業已成為該村創業致富的“金鑰匙”。
同時,李爾法在分水村帶動40余名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屬,共同發展林下經濟,一年用工開支達到30多萬元,平均一個有2萬多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