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無閑草,處處皆靈藥。貴州發展天麻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如何給貴州天麻產業向著百億級產業發展“開藥方”?8月16日,民革貴州省委、省中藥材專班推進貴州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暨“貴天麻”品牌打造工作會在貴陽召開。
“貴天麻”何以為貴?
截止今年7月底,貴州66個縣(區市)種植天麻,林下仿野生種植面積28萬畝,全國第一,其中大方、德江、雷山、匯川、七星關、黎平、鎮遠7個縣(區)種植面積超萬畝。全省從事天麻種植、加工的企業190多家,注冊九龍騰、貴州天齊、山溝溝等20多個商標,獲得藥品批號14個,天麻酒、天麻咀嚼片、天麻膠囊獲得保健食品批號3個。大方縣201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天麻)種子種苗繁育基地”,2019年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區域性良種(天麻)繁育基地”,占領了天麻良種繁育技術制高點,貴州在品種選育、良種繁育、仿野生種植技術等方面全國領先。
會上,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級干部、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班長向青云談到,貴州天麻貴在規模大基礎好,從20世紀60年代人工天麻種植成功至今,貴天麻建立了從種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由于貴州出產天麻麻形飽滿、質地緊密、有效成分含量高,大方天麻、德江天麻、雷山烏桿天麻已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國共100多個廠家需要天麻原料,年需要干天麻超2萬噸,鮮天麻年需求量在10000噸左右。近年來,高血壓等心血管患者、失眠患者、增強機體免疫等人群對天麻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場需求以每年6%-8%的速度遞增,尤其是對仿野生天麻需求強烈。
天麻市場需求量如此之大,如何推動該產業高質量發展?貴州省副省長、民革貴州省委主委王世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要緊盯天麻產業鏈重點環節,按照‘招龍頭、引上游、接下游、帶配套、促集群’思路,進行建鏈、補鏈、強鏈、延鏈。著力引進一批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市場營銷等龍頭企業入黔發展。搶抓藥食同源機遇,抓好品種審認定和產品開發,推進天麻系列產品的深加工利用。結合貴州優質的水、酒等資源,利用貴州的生態優勢和旅游平臺,開發天麻養生體驗,推出天麻藥膳、天麻藥油、天麻凍干粉等高附加值產品,走入更廣闊的市場。著眼全產業鏈,進一步調整產業布局,將天麻產業和健康醫藥產業共同謀劃,推動天麻產業與醫藥制造業、醫藥流通服務業、健康融合業等有效銜接,打通天麻本身的種植、加工、銷售、倉儲物流、新產品研發銷售環節,促進天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據了解, 目前,貴州已經啟動了天麻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工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復同意后,以天麻為原料的藥膳、零食、飲品等快消品必將引領時尚,“貴天麻”將突破百億級,成為貴州中藥材在全國的一面旗幟。